每天都有专业摄影师跟拍
记录日常点滴,这是被宠上天的节奏啊
家住海陵区安居苑小区的103岁吴桂英
就是这样一位幸福的老人
她的三儿子刘万年
是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影视编导
2016年退休后,孝顺的刘万年从南京返乡
回泰专职照料母亲
兼任老人的御用摄影师
刘万年说,母亲爱美爱拍照
看到美照,心情就好,精神就好
刘万年(左)刘万玉(右)兄弟陪母亲吴桂英看报、聊天。
和妻子分居两地
他回泰照料母亲
刘万年1950年出生在姜堰张甸尹庄村,南大物理系声学专业毕业,南京大学教育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影视编导,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他的影像影视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刘万年的母亲吴桂英1917年出生,今年已103岁高龄。
1982年,吴桂英去南京照顾刘万年的女儿,这一去就是20多几年。转眼间,孙女长大求学,成家立业,吴桂英也年逾九旬。都说落叶归根,年事已高的吴桂英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2009年,为让母亲安享晚年,刘万年便在大哥住的小区——安居苑,买了一套房子,专门让母亲养老。
2010年,刘万年从南大退休后,又到三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任教。2016年,二次退休。在这六年里,吴桂英的其他子女每天都会来看望老人,而刘万年则每周周末回泰州,给母亲添置生活用品,准备好吃的穿的。
第二次退休后,刘万年决定放下手头所有事,回泰州陪老母亲一起生活。
刘万年说,他的妻子留在南京照顾小的,逢年过节才回泰州。两人平时分居两地。
儿子回来了,熟悉的背影,熟悉的声音,家里热闹起来了。吴桂英的精神越来越好,身体越来越棒。
老人爱美爱拍照
他乐当母亲专职摄影师
吴桂英的父亲是私塾先生。小时候,吴桂英接受过教育,会背《三字经》《百家姓》。老人性格开朗,贤惠大方,待人宽厚。
刘万年说,母亲性格好,啥事都不往心里去。一辈子标志性的大嗓门,辨识度高,易相处。她不在意吃得好丑,但特别注重仪表,喜欢穿新衣服,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逢年过节,晚辈们都会给爱美的老太置办新衣。那是老太最开心的时候。
由于儿子从事影视教育,吴桂英对于照相机、摄像机也很熟悉。只要儿子举起相机说要拍照,老太立马进入状态,站到C位、挺直身板、微笑着面对镜头。你不喊好了,她都不会动。吴桂英特别爱拍照片,更喜欢儿子把自己P得美美的。
在刘万年的电脑里,母亲的照片有几百张,春夏秋冬每个季节的都有;大笑的、沉思的、说话的,每个状态下的都有;生日时、逢年过节时,每个重要节点的都有。照片制作好后,刘万年会让母亲欣赏。母亲会笑着欣赏完,还会点评一番:这张背景很干净,这张脸上的光线不错……
刘万年说,摄影是他的专长。美照能给母亲带来快乐,摄影便成为他们母子特有的交流方式。母亲的余生,他会让母亲穿上更多好看的衣服,拍更多好看的照片,让母亲更开心、更长寿。
照顾母亲无微不至
他被街坊称为“大孝子”
从早到晚,除了买菜出家门,或参加社区活动,刘万年其余时间都在家里陪母亲,做饭菜,洗衣服,他的日子简单而充实。103岁的吴桂英,在儿子的精心照料下,吃饭香,睡眠好,身体倍儿棒。
老人的饭菜以面条、南瓜、山芋、稀饭、,肉糜、及各种蔬菜为主。吴桂英每天准时吃饭,准时睡觉,生活很有规律。
“以前,我是饭来张口。现在为了照顾母亲,关注了几个美食公众号,快成大厨了。”刘万年说,他跟着网上学,什么营养、什么新鲜学什么,变着花样给母亲做好吃的。
天气好起来,家里帮手多时,刘万年会用推车推着母亲到楼下走走,或到附近的社区公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老太性格活泼,在儿子面前,更像孩子,特别喜欢说话,念叨从前的事时能说几个小时,刘万年都耐心地陪她说、陪她聊。
刘万年的大哥刘万玉心疼弟弟,主动分担责任,承担起每天为母亲洗身体洗脚的任务。老太的两个女儿也常回来帮着做家务。
三年来,刘万年就这样陪护照料着母亲,未曾离开一天,即使逢年过节,都是家人过来一起小聚。
“帮母亲洗头、梳头、剪指甲、捶背、捶腿、拍照,刘教授真的很孝顺,少有!”刘万年精心照顾百岁母亲的故事,在居民中传开了,他也成了社区里出名的“大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