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这也是新世纪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那么有哪些硬任务需要完成?这些硬任务对"三农"工作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今明两年的硬任务有哪些?这份全文11000多字的文件提出的有: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基本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等,涉及脱贫攻坚、乡村产业、农村改革、人居环境等诸多方面。其中最大的硬任务就是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其中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任务,要聚焦贫困地区尽量的脱贫出成效,集中优势兵力,推动脱贫攻坚战在资金、重大项目,扶贫政策等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进行倾斜,坚决把这个坚中之坚任务攻下来。
文件提出,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具体包括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徐州将按照一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全力脱贫攻坚。
在今年的脱贫任务方面,我们全市还有7.1万低收入人口要脱贫,有51个经济薄弱村要脱贫,今年我们将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政策,确保未脱贫的经济薄弱村、未脱贫的贫困户脱贫、全部脱贫,在深度扶贫方面,去年我们确定了28个薄弱村作为深度扶贫对象,今年我们也加大了帮扶力度,在去年每个村投资150万的基础上,省里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又给了140万,来确保需要深度脱贫的经济薄弱村今年年底也要全部脱贫。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此,文件对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两大方面也提出了硬任务。文件指出,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同时要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徐州市农科院甘薯品种资源研究室主任 曹清河:
一方面要守住耕种红线,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标准农田,同时要把农民作为主体,加强农业产业发展,让农民增收致富。尤其是发展徐州的特色品牌,比如大蒜、食用菌,目前,徐州的黑木耳、金针菇总量保持全省第一位。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38万亩,年销售收入49亿元,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这方面要继续加强。
除此之外,文件还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乡村治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等作出了具体阐述。
(来源:无线徐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