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古井成为无锡网红!有人带20多个桶来取水~~

2019年02月21日 02:15:18 | 来源:无锡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大池的一口百年古井,

  近年来成了无锡的一处网红打卡地。

  还因为井水水质特别好,

  受到了茶客们的追捧,

  有人专程开车前往取水。

  无锡城内的网红古井

  ●白沙泉

  ▲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东大池的白沙泉。虽然阴雨绵绵,却远远地便可以看到,古井旁边早就围满了一圈人,好不热闹。

  ▲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在井边忙着取水。大家自带了一个取水用的烧水壶,舀满水拎起后,灌进塑料桶内。

  ▲看这阵势还以为附近哪个小区断水了。可是记者一问,原来不少市民是远道而来,专门到这里来灌水的。

  难道这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你别说,还真是!

  一位常来光顾的“老顾客”王师傅透露了这个“秘密”,他吃这里的水已经有三四年了。泉水吃起来的味道明显不同,泡茶的话味道更好。

  ▲今天他骑着一辆电动车,在电动车两侧,绑了有将近20多个水桶,他表示,一般他一个月过来三四次,每次将这些水桶装满后,可以生活十多天,平时在家洗衣洗菜用的是自来水,但是烧饭泡茶,则用的是古井里的泉水。

  资料显示,白沙泉是在1918年由无锡工商实业家陆培之出资开凿,因为泉水底透白沙、过沙上涌,清澈可鉴,因而得名白沙泉。

  无锡人有句俗语:惠山锡山东大池,梅园蠡园小桃园。白沙泉地处东大池,郭沫若先生的游记中也有提及,泉水从井底汩汩涌出,清澈透明,甘甜可口,四季不断。不仅是当地村民,就连十里八乡的外地居民,也纷纷慕名前来打水。

  据村里的一位都阿婆说,这口古井至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井水除了甘甜,烧出来之后,连茶垢也没有。

  井水其实并不深,大约一米不到,清澈见底,不过在井水里还有小鱼在游动。都阿婆说,水能不能喝可都靠这小鱼,如果鱼肚翻了,说明这口井水有毒。

  古井出了名,取水人自然就多了,

  古井的保养和水质维护

  就成了困扰当地居民的难题。

  ●逸 泉

  下面这一口位于青龙山自然村的逸泉,可就限时限量供应了。

  ▲逸泉的周围位于一个小水泥屋里,小屋还上了锁,每天有专人把守。

  ▲打开小屋的大门,才得见一池清水。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只有早上六点到九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才能打到水。

  ▲本地人吃水免费,外来人员那可是要收费的!

  如果把白沙泉比作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那青龙山自然村里的逸泉就是山野中的小家碧玉。其地点较为偏僻,位于青龙山“龙头”附近的山下。

  据村里老人说,有人经过从村里陈氏家谱中考证,这口泉是由外地搬迁至此的陈氏兄弟所开凿,为的是解决村民们的吃水问题,距今已经数百年的历史,几代人下来,至今村里人仍没有吃自来水的习惯,每天依旧打泉水喝。不过说起这口井的起源,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人早就不知道了。

  杜阿姨就是这口逸泉的管理员。她透露,逸泉本来也是开放式的,后来由于取水的人太多,甚至有些人还将泉水拉出去售卖,导致村民们用水紧张,村民们无奈,这才在十多年前,在逸泉上盖上了一间屋子,专门保护,钥匙也有专人看管。

  现在,村里成立了专门的小组,一共20人,每天两人轮班,看管泉水,而且每天泉水还进行定时开放。为的是对这口数百年的古井进行保护。

  如今,随着时代变革,

  古井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不少市民希望有关部门对其保护

  使这些古井在居民生活中重新发挥功能

  焕发出“第二春”!

  来源:无锡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