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苏州发展又添新助力,“苏南公铁水多式联运”项目经过交通运输部评审认可,被正式选为全国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中午,在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内,印着“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被陆续运进堆场。货柜里装着的是苏州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配件,两天后,这些货柜将经由满洲里、俄罗斯,一直运往波兰。去年从这里,苏州共发运中欧(亚)班列201列,1.5万多标箱。目前苏州已经顺利实现了公铁联运,未来,苏州将发挥京杭大运河的黄金水道优势,新建一个千吨级的港池,改造两个千吨级的码头,实现公铁水无缝的多式联运。目前,苏州正在打造“一环七射”的集装箱运输干线航道,高新区、工业园区均已建成内河集装箱港码头。通过内河港口走水运,不仅可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能降低成本,节能减排。
苏州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晓飞说:“走传统的公路运输,目前一个集装箱运价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走公铁水联运,可以便宜500元人民币左右。”
“苏南公铁水多式联运”项目提出,将以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白洋湾水路(铁路)二类口岸、太仓港为支点,构建北至俄罗斯、南抵东南亚、东往欧美、西达新疆的区域集装箱“公路、铁路、水运”多式联运格局。
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丙华表示, 下一步苏州要优化港口布局,加快内河集装箱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优化苏州干线航道网络,使港口和航道衔接更加紧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促进物流的降本增效以及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耿昊东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