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弹皇后”盛小云:把“最美的声音”传下去

2019年02月18日 17:28:08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琵琶一抱、弦索一拨,婉转绵软的曲调便袅袅而来……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是苏州享誉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苏州,有一位评弹界代表性人物,她被人称为“从画上走下来的苏州美女”。

  她,就是盛小云。

  12岁首次登台表演,23岁师从评弹大师蒋云仙,嗓音甜润、说唱俱佳的盛小云,多次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2018年,获奖无数的她再获殊誉,荣获江苏文化艺术领域最高奖——紫金文化奖章。

  盛小云出生于评弹世家,父亲陈瑞安、母亲盛玉影都是评弹演员。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曾在文革中受到“重创”的传统艺术中终于得以回归。耳濡目染之中,小小年纪的盛小云也爱上了评弹。才念初中的盛小云离开学校,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盛小云告说,冬天时把手放在冰水里面浸,浸僵了之后然后再练,把手指弹热,弹得五指十指都非常灵活之后,再放到冰水里面浸、再冻僵、再练,这样才会练出功来,才会不怕冷。

  来自家庭的严格要求,让盛小云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1983年,她顺利考取苏州评弹学校,之后进入苏州评弹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然而,随着国门的打开,国人的文化娱乐方式变得日益多元,很多传统艺术受到冲击,不少评弹演员纷纷转行。

  就在评弹遭遇低迷的那段时间,年仅17岁的盛小云,却跟着父亲开始了十年跑码头的生涯。

  1998年,苏州评弹在台湾第一次公演,盛小云精湛的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她还把评弹带到了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地,被一些海外媒体誉为“中国评弹皇后”。

  在多元文化的浪潮中,如何让传统艺术走得更长、更远,这是多年来,盛小云一直在苦苦思考的问题。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在海内外掀起了一股昆曲热。受到启发,当时担任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的盛小云,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她想要把曹禺名著《雷雨》改编成评弹。不过这样的想法,一度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自身不改变、不突破,就不可能有创新。盛小云下定决心,带领着一支优秀的评弹演员队伍,开始了一遍遍的打磨。2010年,评弹版《雷雨》在北京首演,新颖的新式、大胆的改编,获得高度评价。之后,评弹版《雷雨》走进各大高校,在大学生中引发了一股浪潮。

  2018年,盛小云再度创新,一曲评弹混搭陕北说书的节目《看今朝》,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评弹演员一改传统坐唱方式,还加进了一些舞蹈动作,婉转的曲调混搭粗犷的陕北唱腔,让人眼前一亮。

(资料图)

  一丝不苟,是盛小云对艺术,也是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如今,身兼数职的她,除了艺术创作,还同时兼顾着评弹的推广和年轻人才培养工作。

  尽管日子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但盛小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她坚信,  “只有代代相传,苏州评弹才能生生不息,也才配得上‘最美的声音’。”

  点击视频,观看盛小云的精彩故事▼▼

  (来源/苏州新闻、苏州广播电视台、新华日报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