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研究生春节深入乡村 用影像表现贵州苗寨扶贫搬迁

2019年02月16日 12:38:42 | 来源:中国江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没有回家过年了,每年这时候,爸妈虽然嘴上说着知道了,但还是会打电话过来反复确认,心里其实知道他们舍不得,但我还是放不下这儿的村民,不知不觉间我似乎已和他们成为了家人。”这是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16级的研究生吴浩在农历腊月二十九发布于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话。今年春节,他仍位于离家乡扬州一千多公里的贵州省黔西县,与去年夏天搬入县城移民安置点的12户哈冲苗寨人家一起过年。

  吴浩第一次知道哈冲苗寨的存在是在2018年5月。那时他随着当地一位乡村教师前去采访,那里陡峭的山路、近乎直角的陡坡让他们手脚并用地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才得以到达。“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没有大片平整的土地,”吴浩向我们介绍起这里的地形,“贫瘠的油沙地让村民们只能依靠种植生姜、李子等作物为生,背面的悬崖也让滚石滑坡等灾害频频发生。”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基础设施把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囚禁”于此,让这里的12户人家一直没有走出贫困的窘境。

  于是,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贵州省委对哈冲苗寨及其他类似的特困村寨进行了集体搬迁,让村民们“拎包入住”县城里的扶贫安置点,并对每户青壮年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确保每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从而实现“真扶贫,扶真贫”。

  吴浩听说之后,立即带上相机,选择用镜头记录哈冲苗寨的搬迁之旅。“移民迁徙,既是情感跌宕的瞬间,又是命运趋向的拐点。纪实摄影关注的焦点是人,即人的情感和命运。”吴浩认为,关注移民离别故土时的情感是纪实摄影属性的必然。他着眼于村民们搬迁前后的心理变化,从搬迁之前的矛盾、犹豫到搬迁之后的紧张、不适,这一心理变化实际上映射的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原始生产方式的冲击。在摄影过程中,吴浩还对哈冲苗寨的自然环境、村民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有着细致的刻画。这不仅为村民们留下了关于这小小苗寨的最后记忆,也是中国原始生产方式的宝贵图鉴。

  实际上,吴浩早在2018年11月就完成了影像的初步拍摄,那为什么时至今日他仍留在那里呢?面对记者的疑惑,吴浩给出了答案:“实际上村民们到现在还处在一个适应的过程中,我之所以选择纪实摄影这个手法,是为了更加真实地表现村民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由于现实各方面的原因必然是非常漫长的。”诚如吴浩所说,即使搬迁已过了半年之久,村民们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居民楼的生活,有人在阳台、卫生间里饲养牲畜,有人对滞留的土地放不下心。吴浩在今年春节期间,就持续跟随当地的村干部前往村民家里了解情况,帮村民们解决心头的疑难,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吴”。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进乡村,走进人民,走进基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吴浩表示,虽然与哈冲苗寨的接触是从去年五月份开始,但他和贵州在几年前就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在受到了学院老师的帮助、家人的理解之后,他积极响应“三下乡”的政策,为这苗寨朴实的农民们辛勤付出。

  “时代给了我创作的条件,我的职责就是记录下这伟大的时代,”吴浩感叹道,“在大规模的扶贫搬迁背景下,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变成了不变的永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