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还没出炉,2020年考研的同学已经踏上征途。考研路上有各种艰难险阻,除认真复习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第一季度打基础 英语单词是重点
在东南大学的自习教室记者看到,已经有大三年级的学生提前返校,复习考研了。胡同学告诉记者:“我有一个总的复习计划,但具体每天的计划目前没有,反正每天从上午9点一直复习到下午5点。”
在南京,不少考研辅导机构都开设了春季基础班,收费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开班时间大多为2月下旬。
记者在位于新街口的这家考研辅导机构看到,有老师在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授课,还有老师通过电话、微信、QQ群等方式,回答考生的疑问。
某考研辅导机构师资负责人孟祥帅介绍:“一般来咨询问题的,都是铁了心打算考研的,但目前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准备。”
业内人士指出,每年的第一季度是备战考研的打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储备英语词汇量。某考研辅导机构教师梁瑞说:“对于广大往届生、二次参加的考生、边工作边学习的考生以及零基础的考生来说,最难的就是英语。另外,对于要考数学的考生来说,数学也要开始抓紧了。因为数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视基础的学科,建议从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开始复习。”
大三学生在考研大军中往往基础较好,不少人还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业内人士建议这部分学有余力的考生看一些国外核心期刊的文章,提升阅读的速度,切忌“托大”。英语老师刘琳介绍,考研英语的单词,无论是数量还是难度都比四六级考试高出很大一部分。“在备考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考研英语它怎么考。首先它会考熟词僻义,第二个会考意思相近的单词之间的辨析,还有长得比较像的单词之间的辨析。”
政治方面,二三月份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重在储备学习的兴趣。梁瑞建议考生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比如说《曾国藩传》、《毛泽东传》,再比如说《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3部电影。考生在看的过程中,不仅会增长知识,也会激发学习政治的热情。”
坚定信心激发斗志 避免产生畏难情绪
从往年来看,总有一些考生在备战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中途选择了放弃。专业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3月,全国共有400万考生打算考研,但最终走上考场的只剩下不到290万人。孟祥帅提醒考生,以下3个时间节点是考研大军打退堂鼓的集中阶段:
1、每年的五六月份。在这之前,大部分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人重视,有人不重视;有人得法,有人不得法。等到五六月份,有些人回过神来一看,别的同学已经复习完一轮了,而他才刚刚开始,于是心慌,就想着不考研的话,找工作也行,结果放弃。
2、暑假尾声。暑假有人回家,有人不回家。回家的人虽然把书也带回去了,但因为家里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结果他成为了书籍的搬运工。没回家的人,有的上了考研辅导班,有的在教室或图书馆里和研友一起看书。两个月下来,这两种考生的差距会明显拉大。于是到了暑假结束,又有一波人选择了放弃。
3、国庆节前后。这个时期是考研大浪淘沙的时期,因为此时距离考研初试还有3个月左右时间。之前大半年一直在认真复习的考生,这时候已经复习完两轮甚至三轮了。但也有人在这之前错误地认为只要把一些知识点背一背就行了,等到了十月份才发现行不通。于是在黄金周探亲或旅游归来后,又有一波人放弃了。
近年来,考研人数越来越多,2019年报录比已突破4比1。专家提醒,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报录比有较大悬殊,眼前离填报志愿还有9个月左右的时间,考生可以先打好基础,后期再根据自身实力、高校新出炉的招生章程,及时调整报考计划,不要因为报录比的逐年增大而产生畏难情绪。
研路漫漫,备战过程中,几乎每个考生都会遇到挫折,有问题就解决,不要逃避,相信自己,坚持到底,考研就已然成功了大半。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晚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姜坚 吴红鲸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