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人 身边这么多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2019年02月11日 15:53:09 | 来源:常熟大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改革开放40年,常熟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快速多元,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日益富足。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巨变,悄无声息,却又执着坚毅。

  体育场馆不断完善

  四十年来咱们常熟体育场馆设施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一批高水平体育场馆陆续建成。

  海虞北路体育馆是我市第一个封闭式的大型体育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内固定座位席3000个,活动座位1500个,2008年又建成了50×25米的五星游泳池。

  海虞北路体育馆承接了很多国家的、省里的重要比赛。这些比赛开展以后,让我们广大市民能够亲身参与、观看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一方面是提升了我们常熟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让我们广大市民能够在家门口看到一些好的比赛。

  2003年,位于凯文路8号的新体育中心破土动工。一期工程中的游泳跳水馆于2006年6月投用,一年之后,体育场也建成使用。

  到2012年12月,二期工程体育馆也竣工投用。如今,体育中心兼具了多项功能,它是市体校的所在地,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场所,也是供市民休闲的体育公园。

  市体校足球教练 吴海峰

  ▼

  “现在我们常熟市民,包括老一辈的,包括我们这一辈,包括小朋友,都能在设备齐全的体育中心进行锻炼,观看各类赛事,参与各种活动。”

  截至2018年,我市累计建成体育场地面积581万平方米,全市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3.88平方米。全市有各级健身工程555个、晨晚练点975个,建有95条健身步道。

  另外,我市还建有6个体育公园,73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推进“厕所革命”

  市民走进昭文路健身步道上的新改建公厕,就能感受到一缕清香。据工作人员介绍,最新改造后,公厕内部的挂机每十五分钟就会散发淡淡的香味,让空气时刻保持清新。此外,厕所还设有背景音响和自动感应冲水系统,硬件设施非常完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还设有“第三卫生间”,帮助特殊对象解决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体现人文关怀。小编看到,这里在洗手台和座便器旁边都安装了扶手以及紧急呼叫按钮,还专门设置了用于婴儿换洗尿布的操作台。

  今年是我市开展“厕所革命”的第三年。三年来,我市共新建和改建城区道路沿线、广场、绿地周边的环卫公厕57座,相关计划全面完成。

  市环卫处设施建设科科员

  陶顾磊

  ▼

  “从明年开始我们将逐步推进新三年厕所革命计划,预计完成改建厕所30座,新建厕所8座。”

  此外,我市还在大力推进“厕所开放联盟”,已经有51家酒店、医院、商场等单位加入,弥补了局部公厕不足、新建选址困难的情况,助力解决“如厕难”问题。

  “智慧警务”守望常熟平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东环村小偷小摸的情况时有发生。2000年之后,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村里的主要路口逐步安装上了治安监控点,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从2005年,我市不断加强技防建设,逐步形成抓拍系统为主干、视频监控系统为脉络的立体化、智能化技防监控网络。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市的刑事发案数直线下降,从2007年的2.14万起下降至2017年的8232起。

  如果说常熟全市范围内24000个监控点是治安防控的“眼睛”,那么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就是治安防控的“大脑”。1997年工作的叶昕是指挥中心目前在职年数最长的民警了。谈起信息科技手段对日常工作带来的变化,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以前

  人员配置少,刚开始的时候只有6名接警员,每天110报警电话只有十来个。报警中心接到群众报警以后,主要是通过有线电话向派出所下达处警指令,信息传递的效率不算太高。

  现在

  随着公安专用局域网的建成,接处警系统也进行了多次迭代更新,完成了向“网络派单”的转变,工作效率实现了飞跃,可以说鼠标一点,警情就传到派出所的工作人员那里。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