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为纸、刀为笔,邳州这位“工匠”把国画绘在了玉石上!

2019年02月08日 19:00:16 | 来源:邳州银杏甲天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有人言:一位优秀的玉雕师定是位画家

  玉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

  一直在以一种创新姿态展示着它的魅力

  在邳州就有一位玉雕工匠

  30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琢玉之道

  专注于玉雕创作

  他就是杨大钊

△新闻短视频

  走进杨大钊的工作室,20多平方米屋子里摆满了玉雕瓶子、手镯、项链、平安扣等各式各样的摆件、挂件和玉雕工艺品。年近半百的他正在雕刻一只玉石挂件,聊起玉雕技艺,他打开了话匣子。“我的阴刻作品形成于2015年前后,阴刻就是用金刚石工具代替毛笔在玉石上画画,刻下去那种叫阴刻,阳刻相对于阴刻来讲是凸出来的。”

  古人云:玉有玉德。管仲将玉德归结为“九德”: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30多年的玉雕情结,杨大钊已经将玉德融入自己作品中。

  从璞玉到成品,每一件都倾注了他特殊的情感。在他看来,玉石的灵气只有通过工匠们的精巧手艺才能完美呈现。“我把对于绘画的热爱寄托在玉石上,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我的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

  杨大钊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好读文史哲,并拜名师学画,有扎实的绘画和造型功底,古人的诗情画意滋养着他的玉雕创作灵感。他雕琢玉器几乎从不翻阅图纸,每每雕琢几笔,他都要仔细琢磨一阵再下手。

  门外车辆如梭,声音嘈杂,杨大钊全然不觉,飞舞着手中的刻刀,催生手中的作品。杨大钊告诉记者,他平时会多注意观察,多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创作灵感。看看名山大川,看看古人的踪迹,以此丰富自己的想法。

  凭着对玉雕行当的热爱和孜孜不倦的创作,杨大钊荣获中国玉雕艺术大师、中国玉雕工匠等多个荣誉称号。杨大钊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希望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玉雕人才,为邳州玉雕产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来源:邳州银杏甲天下;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