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荔枝新闻报道了南京公交司机刘家慧在下班途中勇救轻生少年的事情。(报道详情请戳→)自打那次之后,爱管“闲”事的刘家慧成了公司里的名人,他的“闲”事也越管越多了。
那场惊险救援后,至今四个多月来,他所在车队收到好几面乘客送来的锦旗,有的感谢刘家慧拾金不昧,有的表扬他见义勇为。今年1月初,他被南京公交集团评为2018年度“温馨公交百姓感动故事”十佳人物,获得了2000元奖金。不过,这笔钱转眼就被他当善款用了。
荔枝新闻记者在451路车队见到刘家慧时,他正在往自己的车里搬一些鱼油米面,他说正准备去看望一位朋友。记者跟着一起去,才知道,刘家慧所说的朋友,其实是一位经常坐他车的乘客。
“他是一位困难户,也是个孤寡老人。老人近期又动过手术了,这次我在公司拿了点奖金,我就买点慰问品去看望他。”
刘家慧和同事一起拎着东西来到六合马鞍街道泥桥社区七周组,看望70多岁的周大爷。这已经是近期刘家慧看望的第四位困难户了,每次他都自掏腰包买年货。在刘家慧看来,年货虽然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
离开老人的家,刘家慧又一头扎进了车队的班组交流会。这次,大家要讨论怎么把“闲”事管好。为了照顾和关心行动不便的人群,刘家慧总结出不少灵活实用的技巧,不少同行已经在模仿学习了。南京扬子公交六合公司镇村车队支部书记王海洋介绍,现在很多驾驶员都在学习刘家慧同志的精神,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班组会结束了,刘家慧还要拉着记者去见一个人,一个让他相当自豪的人。原来,刘师傅想让记者见见自己的女儿,刘思妍。两个多月前,23岁的刘思妍,正式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姑娘坦言,她对父亲坚持做好事,甚至危险中挺身而出的举动,起初一直很不理解。后来小刘逐渐意识到,父亲管的看似闲事,却是乘客的要紧事,渐渐萌生了要跟父亲并肩管“闲”事的想法,最终选择了公交驾驶员这个职业。小刘会在车里添个药箱、铺个坐垫,装扮车厢。她明白,关心乘客,要从细节入手。但凡遇到乘客的各种需求,她愿意像父亲一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8:30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和江苏卫视《新闻眼》栏目,或者下载我苏网、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田甜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