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猪年春晚,苏州人王珮瑜在戏曲《梨园锦绣》中精彩亮相。
舞台上,王珮瑜以女儿身演绎男子百态;舞台下,她有着一个江南女子的娟秀文雅。1978年出生的王珮瑜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2012年本报记者曾在苏州采访过她,丰富的经历让她 比同龄人多了些淡然、平和,面对家乡媒体的采访,她侃侃而谈,甚至还现场清唱苏打绿的《小情歌》。
2011年,第25届梅花奖颁奖晚会在成都举行,当晚名家荟萃、星光熠熠。王珮瑜上台领奖时,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年轻的粉丝们在台下还不停叫着偶像的名字。王珮瑜对此表示,她希 望王珮瑜是年轻人认识京剧的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在行内,王珮瑜一直以拥有众多年轻粉丝著称。而一部陈凯歌的电影《梅兰芳》则让更多圈外的人熟识了她。在电影中,章子怡扮演的 孟小冬与黎明扮演的梅兰芳有一段京剧《游龙戏凤》。这段《游龙戏凤》正是王珮瑜与梅葆玖联袂配唱的。在王珮瑜看来,梅派和余派一样,中正平和之余不乏大方、大气,和前辈的合作不 仅顺利也很愉快。
“我是苏州人,虽然10多岁就去上海学戏了,可走到哪儿这一方水土都在心中。”王珮瑜当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年幼之时,王珮瑜就展示出超常的艺术天分,父母让她学苏州评弹。9岁时, 王珮瑜唱苏州评弹颇有板有眼,成为苏城小童星。初中时,喜欢拉胡琴的舅舅对王珮瑜说,“如果你能学会一段京剧,那才能说明你真有艺术天赋。”学京剧,这个念头第一次闯入王珮瑜的 脑海中。两个月后,王珮瑜以一段老旦的《吊金龟》赢得了苏州京剧票友大赛的第一名。后来又参加江苏省的票友大赛,结果又夺得了第一名。那一年,王珮瑜才12岁,她也从此迷上京剧。 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余派研究家范石人领着王珮瑜迈进余派传人的门。1992年,王珮瑜报考上海戏校,原本不招收女老生专业的学校破例招她入学,王珮瑜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专业戏校培 养的第一位京剧女老生。
王珮瑜是山塘中心小学的校友,如今该校的“珮瑜京剧社”已打出特色。山塘中心小学的校长周立人介绍,借助王珮瑜校友资源,学校于2009年正式成立“珮瑜京剧社”。经过数年努力,如 今的京剧社团已经成为学校京剧特色艺术教育的亮丽名片。
王珮瑜对母校的“小京剧迷”们也十分关心。她不定时回母校观看京剧社小团员的汇报演出,并对相关小演员和老师进行悉心指导 。
王珮瑜曾给了京剧社团这样的赞誉:“山塘中心小学的京剧成为苏州城的第一,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这批孩子们的表演完全能得100分!”就在2018年,“珮瑜京剧社”的学生们还来 到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表演了京剧唱段,获得了满堂喝彩,在全国观众面前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来源:引力播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