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团聚,是中华民族最温情的传统习俗,万家灯火团圆时刻,千家万户共享天伦。但是总有一些人为了守护这个城市,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春节期间仍然需要坚守在一线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奉献。
我叫朱淑媛,南京市120急救中心的医生。从业10年来,这是我每天听到最为熟悉也最为紧张的指令,指令就是命令,为此,我每天奔波在南京的大街小巷。
接到指令后,我们一行包括护士、担架员及驾驶员共四人,必须在三分钟之内出车,并且要在车上与求救的市民取得联系,以了解病人的大概情况,需要什么样的医疗器材。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随即展开现场救援。
我们在现场做了简单的处理后,就会立即将病人转运至医院。转运途中,我们会随时关注病人的情况,询问相关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这样到达医院后,及时将病情较为完整的告诉接诊的护士、医生。
从业十年来,我很大的感触是汽车越来越多了,拥堵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不过,市民的素质也越来越高,绝大多数市民在听到120警报后都会主动让道。因为大家的谦让,我们急救车行进得比较顺畅,很快就到达了医院。
干我们这行,最大的情况是不知道下一秒会干什么。情况好的话,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求救电话多了,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这不,刚把这个病人安排好,又接到了指挥中心的电话,鼓楼区和燕路一社区医院老人因为病情加重需要转院,我们必须立即赶赴现场。
我们的驾驶员郝师傅也是胆大心细的人,跟车多年来,也学会了基本的急救知识,他能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开车的速度以及开车的平稳度。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周而复始,安顿好转院的老人后,我们开始返回值班室,但是,往往还没有回到值班室,就会接到指挥中心新的任务。这不,几分钟的时间,指挥中心又来了电话,要求到高楼门接一个需要住院的老人,于是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高楼门。
这是一位腰部受伤的老人,楼房还没有电梯,在家属不能帮手的情况下,我们还得请求驾驶员一起帮忙。在帮这位老人安全送达医院以后,时间将近12点了。
每天吃饭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个问题,经常错过饭点,还不敢点外卖,因为万一出车了就没有人来接收。
过年了,今天我决定犒劳大家一下,点个外卖,万一我们出车了,就请朋友帮忙接收一下,但前提是要抓紧时间吃完,因为还要随时待命。
今天比较幸运,大家团聚在一起,完整吃了一段饭,还唠了家常。就这个机会,我也提醒广大市民,120急救电话不要随意拨打,一般的病情也要慎用,请把有限的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吃完了饭,简短接受记者采访后,我们又接到了120指挥中心的指令,继续出发!
(来源:南京零距离;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