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回家了?一个月,一年,还是久到你都想不起上一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为了生活,我们总是不断经历着和亲人分别,第一次去外地读书,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开始人生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和伴侣在异地有了新家……
每一次和家人短暂的分离,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团聚。红火的春节将至,在这个对无数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的日子里,意味着每一个离家的游子放下手上的工作,放下心中的疲惫,不远万里踏上回家的路,只为一次千载难逢的相聚。
你不远万里援藏,我们等你回家过年
在苏州高新区,接完孩子放学的季倩岚正在厨房热火朝天地忙着做菜,过去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现在已经可以熟练地去菜场挑选菜品,做出几盘让孩子都赞不绝口的常熟蒸菜。
丈夫徐志明是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援藏医生,去年2月末接到通知出发后,到拉萨下辖的林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报到。
丈夫徐志明与西藏林周县医院的护士
2815公里,312天,季倩岚第一次与丈夫分开这么长的时间。
涉藏工作重点省信号不太通畅,丈夫又经常需要扑在医疗工作上,孩子打过去的电话好几次都是无人接听状态。
季倩岚一家三口。丈夫援藏的这一年,正是夫妻俩结婚十周年
在涉藏工作重点省的饮食基本以辣为主,而丈夫徐志明和季倩岚一样,都来自苏州常熟。中国有三大蒸菜之乡,常熟便是其中之一,当地饮食走的是新鲜清淡路线。心疼丈夫饮食不对味,为了给他做一顿可口的接风菜,季倩岚决定向一位高人讨教蒸菜的做法。
美味蒸菜,忘不了的家乡味
风调雨顺的江南历来带着一份安逸和淡定。为了保留食材最原汁原味的口感,心思细腻的常熟人擅长以蒸笼为媒,将新鲜的食材经过刀工的精细雕琢,用蒸汽烹饪成食。季倩岚的父亲季友年是木缘堂(农村流水席)的大厨,肉皮碗、蒸鱼碗、全家福、品锅都是他的拿手菜。
常熟菜非常讲究刀工,全家福更是如此。而品锅用的则是爆鱼、走油肉和蛋饺。爆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金黄色的蛋饺象征着金元宝,是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全家福的最上面要摆一簇干贝丝,而“品锅”最上面的则是两块鱼尾巴;鱼尾在苏州话里叫“甩水”,意味着“财水”,寓意来年兴旺发达。
食材准备就绪后,还少不了常熟蒸菜的精髓——高汤。用新鲜草鸡小火慢熬出来的清汤,冷却后浇在蒸菜碗里,万事大吉,只等开火。一旦放入蒸笼,剩下的便是等待了。
蒸菜所用的高汤,必须以新鲜草鸡小火慢熬
区区30分钟,好像比过去的300多天还长。8岁的女儿也攥紧了礼物。这张“加加贝”卡,每一寸都是她亲手完成的。
蒸笼上的等待,是团圆的滋味
1月24日,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一路上徐志明几经颠簸,等待了许久,终于快要回到那个温暖的家。打开门,孩子热情地扑了一个满怀,妻子季倩岚已经准备好一桌地道的常熟蒸菜大宴,只等一家人团团圆圆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热乎的家乡菜。
等待,从来都是经历美好前必经的考验。每到过年踏上回家的路,我们总是又激动又忐忑,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故乡的土地慢慢在眼前展露出亲切的面貌,就像等待蒸笼出锅,一想到远方的亲人为了片刻的团聚,正忙活着布置老家,张罗佳肴,我们就充满了前行的期待和勇气。
等待的滋味,团圆的年味。
别让思念一直藏在心底,谁在等你回家过年?
(来源/综合自二更、更苏州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