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农历新年已经越来越近啦!
有人说,年味淡了,
但关于农历新年的美味,
一直深藏在每个人的记忆里。
城市虽然日新月异,
但在那些宁静的村镇、街巷里,
那熟悉的年味美食依然在,
小编这就带着你去看看。
南京·三七八巷
有人说,这里是离南京年味最近的地方。当你钻进长乐路的三七八巷,便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回到了老城南过年的那份温柔、怀旧。
图/@艳菲
茶食,是城南孩子从小到大必吃的年味。来到三七八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间开了20多年的老字号——城南茶食店。
图/@艳菲
桔红糕、蜜三刀、交切片、一口酥、芝麻糕、鸡蛋糕……足以唤醒你对儿时过年的美妙回忆。
图/@艳菲
在南京人的年夜饭桌上,少不了蛋饺。黄灿灿的蛋饺寓意着“金元宝”,象征着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在三七八巷,最早经营蛋饺生意的,是一对聋哑夫妻俩,因而有了“无声蛋饺”的名字。
图/@艳菲
每年春节前,在无声蛋饺铺子,排队买蛋饺的队伍,一天比一天长。摊一张蛋饼,放馅、挑皮粘合,一气呵成,鸡蛋的香味充郁着整条街道。
图/@艳菲
队伍的最前方,竖起了告示牌,甚至还出圈了重点——“排队时间1小时”、“每人限购40个”。特别提醒,如果要购买,一定要赶早哦!如果你像苏小游一样下午四点才赶来,就只有这样的牌子迎接你啦↓↓
图/@艳菲
卢姐什锦菜,在三七八巷也是神奇的存在,据说,一些大饭店会这里拿货直接上桌摆盘,食客总要问是哪个大厨拌的啦。
图/@艳菲
临近年关的日子,卢姐的生意特别好。每天3:40起床,做上满满一大盆什锦菜,配上一盆素鸡,一盆虎皮蛋,一盆秘制酱,就出摊了。
图/@艳菲
什锦菜,于荠菜、菠菜、胡萝卜、木耳、香菇、黄花菜、豆腐果、面筋、腌菜、花生果、莲藕、茨菇、笋尖、山药、芹菜、黄豆芽、豆皮、香干等中选择10种蔬菜,然后一样一样地炒。而其中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独特的寓意:黄豆芽代表事事如意,荠菜寓意招财,芹菜读取勤劳致富之意……过年吃了这道菜,全年的好寓意都有了!
图/@艳菲
友情提醒,最近一到下午,最先光盘的一定是什锦菜!来晚了的,就第二天赶早来吧!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三七八巷
苏州·洞庭东山
有人说,苏州有两个“糯”,一个是吴侬软语,糯笃笃,另一个就是苏州糕团,香糯可口。你知道吗?在太湖东山,连饺子都是甜的,还做成了糕点的滋味!
这是一种色白如雪、形似饺子、软糯甜香的点心,乡民称之为“雪饺”。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点心,农历新年来临之际,美美地吃上一笼,简直太甜啦!
此外,炒米制成的米糖,也是太湖东山人春节里不可或缺的糕点,虽说长大之后已经不再喜欢这种满口甜腻的食物,但儿时只有过年和七夕才能吃到的美味点心,便是那香甜可口留在记忆最深处的米糖。
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捕鱼是太湖人的拿手活,只有吃过的人,才懂那种唇齿留香的味道!
腌制过的鱼除了食盐和料酒,没有其他调味料和添加剂,活鱼的鲜味和鱼干的香味得到充分的释放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 因为最后是用手掰开的,所以这样的鱼干被称为“掰掰鱼”。
除夕夜,苏州家家户户蒸上一条鱼干,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一边掰着鱼干,一边掰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美味洋溢在舌尖之上,幸福流淌在唏嗦之间。
除了鱼干,年夜饭还少不了熏鱼这道菜。鱼肉切片,与腌料拌匀,加香油,之后下油锅翻炸一圈儿,浇汁,金黄酥脆。一口下去香酥可口,还有淡淡的鲜甜,香气能馋来一溜儿外头的猫咪。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莫厘路附近
南通·如皋东大街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老街,原汁原味、有生活气息。在长寿之乡如皋,东大街是其中一个。一条东大街,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东大街,它的身影在小城里那么显眼,他古朴,斑驳和沧桑,它是一本书,没等你打开,就在无声告白。
临近年关,在如皋东大街上,人们正准备着过年需要的传统食物,经过腌制的咸肉、香肠被一排一排得挂了起来,把它们挂起来,意味着年味就来了。
蒸馒头和蒸糕,也是过年的高潮之一。在如皋磨坊里,擂捶声声,整夜不息。年味,在这热气氤氲的忙碌间散开……
在如皋,当地人早早准备起了香喷喷的年糕。出笼后的年糕,需要迅速拣出,两个一落,寓意成双。
在如皋,一直延续着这样的年味风俗。出锅的年糕,口感糯软、微微甜。这样的年,才够味。
除了蒸年糕,蒸馒头也是一件大事。南通人蒸馒头,有的蒸“兜心馒头”,有的蒸“实心馒头”。
“兜心馒头”的兜心,一般有咸菜肉丁儿、虾米萝卜丝、细沙、荠菜的等等。在如皋,人们蒸的馒头,多以兜心馒头为主,馅儿肉多、味道美,看着就要流口水啦!
地址:南通市如皋古城
有一种年味,叫记忆中的味道;有一种年味,叫小时候吃过的零食;有一种年味,叫和家人在一起,寻找内心深处最渴望的年味……
说说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样年味美食,让你难以忘怀?
(来源:江苏微旅游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