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如何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呢?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很多市民就想到了去购买“电子鞭炮”。琳琅满目的“电子鞭炮”是否安全?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呢?
近日,记者在南京一些小商品市场走访发现,“电子鞭炮”销量很大,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商家介绍:“因为过年不给放鞭炮,所以这个买的人很多。”还有商家表示:“早卖完了,卖80、60和50元的都有。”
“电子鞭炮”的发声原理分电离空气式和喇叭外放式两种;供电方式又分为插电、充电和干电池供电。商家们在推销时都说自家产品很安全,能反复使用。有商家承诺:“一直能用,安全。”也有商家表示:“我们这个都是有品牌的,质量好。”
记者从市场上选购了3款电子鞭炮,和消防队员一起,对它们的安全性展开测试。从外观上看三款差不多,但实际上在价格和用电方式上有所区别的:1号使用的是电池,售价在90元左右;2号使用的是插电,售价在100多元;3号最为便宜售价在30元左右,使用的同样也是插电的方式。
两款样品噪音超85分贝 不能长时间使用
3份样品在使用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究竟有多大,对咱们的耳朵会不会构成伤害呢?第一步,我们用分贝仪进行测试。记者站在距离样品3米的地方。经测量,1号样品在3米距离处声音强度最大为86.4分贝;2号样品为81.8分贝;3号样品为66分贝。
场景移到室内,又会如何呢?随后,记者进入一个20平方的室内。这回,3份样品的声音强度都明显上升。1号样品的声音强度为97.4分贝;3号样品为73.6分贝。而2号“电子鞭炮”,由于采用了电离发声,声音强度突破了103分贝。响声持续50秒,在场人员都明显感到不适。
对比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噪音风险指南,人耳接触85分贝以上的声音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像1号和2号这样的"电子鞭炮",一旦使用超过时限,就会造成听力损伤。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主任卜行宽介绍:“假如暴露在90分贝的情况下,最多允许你两个半小时。假如说你是接触了100分贝的噪声,最多允许你不超过15分钟。超时的话,内耳的毛细胞会受到损害,有的是暂时损害一下,休息一段时间能够恢复,更多的情况是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尚无对应质量标准 选购、使用务必谨慎
接下来,记者对电子鞭炮的消防安全属性进行了测试。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宣传科姚幺九分析:“像这种直接插在我们插座上,电压可以达到220伏,如果刚好这里面电线线皮如果裸露,小孩子手刚好碰到,可能会被瞬间电击击伤。还有在生产运输的时候自身质量存在问题,或者里面的保护原件受到损坏,在我们插上电之后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因为电器短路、过载,造成自燃。”
仔细观察三款样品的外包装,只有2号样品在产品说明中提及了绝缘性能、防触电警告等内容。1号样品除了使用说明外,产品安全性只字未提。而3号样品外包装上没有一句中文,也找不到厂名、厂址和说明书,活脱脱的“三无”产品。事实上,在通电2个小时后,3号产品就开始发热了。“长时间放置人员离开,电器不断积累热量,就造成了自身过热。” 姚幺九解释。
实验员说,这样热量持续积累存在自燃的风险。由于3份样品都带有塑料、纸片等易燃材质,我们在模拟“电子鞭炮”自燃时,3份样品都能被点燃,其中1号样品的塑料外壳受热快速融化,火势不断加大,火星掉落,长时间难以扑灭。记者观察到,1号样品在燃烧过程中,还出现了大量黑色浓烟,并伴有刺鼻气味,因为它是用电池供电,所以燃烧过程中,电池发生了爆炸。
目前,我国尚未针对“电子鞭炮”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只能参照“音视频设备类”的3C标准。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电子鞭炮”时,得多留心。“认准产品合格证认证证书,要有3C标签,到正规合格的厂家进行购买。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尤其是小孩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有成人进行陪同,防止发生意外。尤其像电离式的,下面还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要避免触电。储存的时候要保证放在阴凉干燥的位置,如果我们长时间离开的时候,一定要把电断掉。”姚幺九提醒。
更多精彩内容,请收看18:30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我苏网、荔枝新闻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范洁萍 编辑/秀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