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中,实至名归,给张军点时间,他能带国羽重回巅峰!” 得知张军当选为羽协主席,同门师兄沈龙说,他的上任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从运动员到奥运冠军,再到羽协主席,来自苏州的他,又有什么故事?看苏州独家专访张军的同门师兄沈龙。
“把球拉起来,再高一点,拉起来,大家要用巧力!”上午9点,苏州市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沈龙正在和小朋友练球。
斯文、清瘦、热情是沈龙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我是怎么吃都吃不胖,张军是一吃就容易胖。”提及同门师弟张军,年长一岁的沈龙打开了话匣子。
沈龙告诉看苏州记者,他和张军小时候就认识,在省队、国家队共同训练,一起打比赛20多年。在省体工队时同拜江苏省第一位羽毛球世界冠军孙志安为师。因为都是苏州人,两人还同在一个宿舍。
“是1991年开始同宿舍,一直到98年进入国家队后还同宿舍,我是03年退出国家队,算一下我们是12年的铁打的室友了。”沈龙回忆说,“张军1991年进入省队,他是天生左撇子,我是右撇子,教练就把他们组成搭档。”
在沈龙的印象中,张军是一个典型的射手座,敢说敢做又聪明。性格很开朗,但内心很坚韧,在专业训练上又很自律,“那时候我们要进行耐力训练,跑1万米,他比较胖,大腿内侧的肌肉摩擦到出血,但他从不喊苦喊累。晚上训练到夜里9点,他也是会坚持到最后,从不偷懒,很自律。”
如今,张军执掌羽协,网友们都纷纷调侃起其“不懂球的胖子”、“喜庆的胖子”、“豪放派胖子” ……
“他小时候就胖,爱吃,特别爱吃生煎包、大馄饨。”谈及这个“苏州地产胖子”,沈龙说,夜里训练体能消耗大,一回宿舍张军就从床底下掏出电子炉,两人煮泡面吃。
沈龙还透露,张军打羽毛球是受其父亲的影响,“父亲是体育迷,他先是学体操和游泳的,后来才到羽毛球,正是练过体操,他柔韧性特别好,所以他拉伤的概率小。”
2003年,因为受伤,沈龙从省队退役回到苏州,从专业运动员的身份转为教练员,培育新一代的羽毛球种子。值得注意的是,他还是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军何冰娇的教练。
“退役后见面少了,但感情一直在,看着这些老照片满满都是回忆,我们的青春啊,一起流汗流血。”沈龙说,羽毛球的每一场赛事他都关注,如今张军接任羽协主席,相信他能带国羽重回巅峰,也祝愿国羽东京奥运会拿大满贯!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