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集聚了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重要科创重镇,如何统筹这些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1月27日在南京举行的建设“长三角创新圈”研讨会上,专家们把脉问题症结,为打造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言献策。
按照现有规划,“长三角创新圈”将呈现“一圈一核三城多点”的空间布局,即依托长三角立体交通体系,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以上海为“核心”,强化南京、杭州、合肥“三城”双创中心城市的辐射联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针对目前区域内创新发展不协同的问题,专家建议,“以系统化的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包括破除户籍、档案、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探索科技人员跨城跨校任职;试行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共用共享;清理规范各种地方招商优惠政策,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联合打造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领军作用的高成长性企业,构建长三角“科创企业森林”。
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徐剑锋说,这四个城市,创新园区、高科技园区吸纳长三角各种优势资源集中,相互之间建立起一对多、多对多的伙伴关系,能够促进园区相互之间的投资和各种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势共享。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书华说,四个城市之间的合作必须打破壁垒,使要素流通、共享,才能够优化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进一步升级。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周雷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