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啥是佩奇”!为孙子一句话,苏州70岁夫妻从头学画画!

2019年01月25日 14:13:30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一部《啥是佩奇》短片在朋友圈里刷了屏,爷爷为寻找孙子想要的“佩奇”奔波忙碌的画面感动了无数人。

  而在苏州,不少老人的孩子同样“生活在别处”。

  为了迎接孩子们回苏州过年,他们忙里忙外,做足了准备工作,上演了一幕幕“家庭温情剧”。

  为了孙子的一句话70多岁老夫妻从头学画画

  为了迎接春节,吴莲英和叶凤岗夫妇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了。

  老人住姑苏区双塔街道翠园社区,均已70多岁,除了日常的打扫卫生收拾家务,吴莲英夫妇又开始学画画,只是因为半年前孙子随口说了一句“画画挺好”,没搞清楚是画画这技能挺好,还是孙子自己想学画画挺好。

  吴莲英说:“我就自己去找老师学画画,太难学了,我才初中学历,之前都是做服务行业的,拿画笔是细活呀。”

吴莲英的画

  吴阿姨介绍,自家唯一的孙子在昆山读书,距离上不算远,但是见面次数也很少。孙子功课忙,儿子工作忙,自己的社交也忙,陪老人最多的时间就是春节长假。他们最期盼的就是孙子回苏州过年。

  吴阿姨说,她的手退休前是拿菜刀刷盘子的,光记住什么时候用什么型号的勾线铅笔就用了半个月时间。她最喜欢的是用聚丙烯颜料,给各种器皿画上图案再上色。

  上周她就在花瓶上画了小雏菊,又涂上喜庆红颜色。“等孙子过年回来吃饭的时候,摆在饭桌上,再插上一朵小干花,孙子看到,肯定吃饭胃口也好。”

  除了拿颜料给器皿画上各色图案,吴阿姨夫妇还自学水彩画、彩铅画,只要是能装饰家里用得上的,他们都学。

  虽然这一幅幅作品“只能远观,不可近赏”,很多作品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成,但是老人对孙子那份爱却是暖暖的。

  得知老人为他回家过年而如此张罗,吴阿姨的孙子叶嘉诚十分感动。他回忆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吃响油鳝糊,为此奶奶特地去饭店打工,学会了这道菜。“为了做得色香味俱全,奶奶几乎每周都会做一次这道菜,然后记下每次的配方、火候,下次再改进,为了做好这道苏式响油鳝糊,奶奶至少偷偷学习了半年。现在,奶奶做的响油鳝糊是全家聚餐的招牌菜。”

  儿子在加拿大读书,她为”共同语言“苦学本领

  双塔街道翠园社区的陈阿姨今年就要退休了,唯一的儿子在加拿大读书,平时的见面就靠微信视频。

  陈丽丽记着儿子的每一个爱好,听说今年儿子可能要回来,得知儿子想吃家乡的苏式面点,于是从爆鱼面到猪油年糕,儿子爱吃的每一样,她都去拜师学艺。

  除了苏州的特色美食,陈阿姨还特地去学英语,学收纳、学美容养生、了解时尚品牌。每天中午下班休息时间,陈阿姨就拿着耳机练听力、学口语。周末时间,她就去学各种技能。

  “孩子的见识广了,回来一次不容易,如果我还停留在原地,他会觉得和我没有共同语言的,以后就更不想回来,所以,我要不断学习,这样过年在一起聊天时,也不至于一点不懂。”陈阿姨告诉记者,如今为了迎接孩子过年,不仅是吃的穿的用的,父母的知识面也要做好准备。

  据悉,陈阿姨从上次儿子出国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么算来,快一年了。

  得知母亲为了他回来过年,做了近一年的准备,陈阿姨的儿子在电话那头有些咽哽,“没有想到妈妈学这些都是为了我,很感动,谢谢妈妈,我永远爱你。另外,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当下的生活我就安心了,我已经独立了,您无须再为我考虑了。”

  10斤栗子手工剥了整整一天 52岁的女儿仍是“手心里的宝”

  “妈,过年回家别给我买衣服,我这儿啥都有,就是有点嘴馋家乡的味道,你帮我准备点吃的就行。”

  听说女儿要回国,家住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75岁的胡仲英与老伴,在三个月前接到女儿电话的那一天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女儿一直说想烧栗子鸡吃,正好这次回来,我就让她多带点回去。外面剥好的栗子我不放心,我自己买了10斤生的回来,开水一烫,我和老头子剥剥停停,差不多花了整整一天的工夫。

  问起还给女儿准备了些什么,胡阿姨笑开了花,她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说:我和老伴跑遍苏城,用了三个月给女儿准备了满满两大行李箱的吃的,1200元的沙核桃、100元的松子、5斤笋干、5斤扁尖、2斤笋豆、2斤鱼干……

  胡阿姨掰着手指,一样一样向我们细细道来。“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但女儿爱吃啥,我可一样都不会忘记。”

  因为工作的原因,胡阿姨的女儿无法等到过年,需提前回到加拿大。临走前,胡阿姨又在女儿已塞满食物的两个行李箱中放进了12个王氏大饼、4根油条、2盒菜馒头和2盒玫瑰馒头。

  胡阿姨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女儿爱吃的,大饼油条是双塔菜场买的,菜馒头是旧学前买的,玫瑰馒头也是特意找女儿爱吃的店买的,让她飞机上吃。几样点心,跑了大半个苏城。还有5斤万年青、15个灰汤粽,这都是女儿小时候最爱吃的苏州味道。

  在胡阿姨心中,52岁的女儿还是记忆中那个“贪吃”的孩子。

  对于父母给自己准备的这两大箱“苏州味道”,胡阿姨的女儿满心的感动。“每年回来父母都会带着自己吃遍苏城的美食,一天恨不得按六顿来吃,顿顿满满一桌子的菜,临走还要塞上两大箱的食物,恨不得把苏城所有的好吃的都给我带上飞机,生怕我在国外饿着。今年大年夜无法陪父母跨年,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虽然他们不说,但我知道他们的心中还是在意的,我大年夜一定会网上连线父母,与他们一起在网上跨年。”

  看了这些,你是否也想起了用心疼爱你的那个人呢?

 (来源/姑苏晚报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