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在农村,遇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在不少地方还存在,最近,记者在南京一些乡村采访时了解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意识的提高,移风易俗之风,正在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前不久,南京高淳区茅山村的杨善金为女儿操办婚宴,这次他选择了去年村里刚刚建好的喜事堂。过去,办喜事花费总不小,但喜事堂的出现,让村民有了更好的选择,前前后后,村上已经有七八户人家都把喜事放在这里举办。
原材料可以自备,每桌菜肴不超过10个,喜事堂办喜事能让村民少花一半的钱,不仅经济实惠,还提倡了文明新风。传统喜事互赠礼金是一笔免不了的开销,而喜事堂让这种人情往来负担大为减轻。像喜事堂这种承办红白喜事、倡导文明之风的村民自治组织被统称为红白理事会,目前覆盖了漆桥镇11个行政村,今年还将延伸到所有的自然村,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使更多人感受文明新风尚。
在南京栖霞区,文明新风则通过一批各具特色的村民公约蔚然成风。各社区、村广泛建立居民圆桌漫谈会、村民议事制度,定期漫谈评议,实现村居问题事务大家谈、大家议,汇民意、解民忧。
栖霞区还在区域内各主次干道打造科普教育文化墙,在小区、村主要出入口设置科普宣传专用橱窗100余处,并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宣传区内征集的勤俭故事、家风家训和文明新风尚。在今年春节期间,栖霞区还将持续推进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好婆媳、好家长、好家风家训等评选活动,开展健康文化传播工作,促进全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及传播。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周扬杨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