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你的一瞥,她的日常 连云港这位护士用30年呵护一个特殊的世界

2019年01月21日 05:26:10 | 来源:我苏网综合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她的工作是为一群特殊人服务,她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温暖着一颗颗迷失的心灵。30年,她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她就是江苏灌云县精神病防治院二病区护士长刘洁江。

  用心护理默默奉献

  30年前,刘洁江从卫校毕业,分配到乡镇卫生院当一名护士。后因工作需要,她被调入没有人愿意去的灌云县精神病防治院。从此,她和这群特殊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喂药、喂饭、洗澡、剪指甲.....就是她的日常工作。

  精神病患者都是全托患者,医护人员不仅要为其治病,还要照顾生活上吃喝拉撒。这些患者中入院前有的行为失常,医护人员被他们打骂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刘洁江在值班时,一个身高1.8米精神病男患者,突然发病,向外奔跑。刘洁江为了阻止他逃跑,冲上前去用弱小身躯拦截,被撞飞几米摔倒在地,两眼直冒金花,如果拦截不住,让一个发作的精神病患者遛到社会上,后果很难想象。她不顾疼痛和个人安危,迅速爬了起来,拼命追赶上去,并死死抓住这个患者,任凭被他甩来甩去,她坚持不放手。这时,这个患者气急狠狠猛咬她手臂,鲜血直流,忍着剧痛仍不松手,只到等来救援同事。至今,她还落下阴天疼痛的后遗症。

  刘洁江从不怕脏、不怕累,遇到棘手难办事,总是冲在最前面。其中一次,有个患者已好多天大便不通,药物助排无果,患者狂躁不安,情况危急,她戴上医用手套从患者肛门里一点点的扣出粪便,终于化险为夷。

(刘洁江为入睡患者压被子)

  护理中,喂患者吃药是护理工作中一大难题。患者们每天都要排队到她面前领取药物,刘洁江看着每个患者吃药,看到患者把药塞进嘴里,还要紧盯着嘴巴和脖子,看着患者把药吞下去。也还有“狡猾”的患者,把药塞进嘴里后掉头就走,她发现行为可疑,立即把患者拉回,让张嘴查看,发现把药藏在舌头下,准备趁不注意偷偷吐掉,如果药吃不下去,就起不到治疗效果。

  刘洁江是一位善于用心总结的医务工作者,精神病患者行为无常,开门关门的小事,她就总结七个注意事项,把安全工作做到细微处。她给病人查房时,发现患者牙刷、勺子不够数,如果被藏起来,患者可能会用来伤害自己,为找到一个勺子,有时要花费几个小时,直到找到为止。平时,她还把护理人员工作中出错的细节处,一丝不苟记在小本上,并及时提醒她们,减少了工作差错。

  用情守护无怨无悔

  有些精神病患者受幻觉妄想支配,怀疑饭菜有毒,喂饭时,他们突然情绪失常,病情爆发,将食物打翻洒满一地。甚至有的患者把喂进嘴里的食物喷出来,喷刘洁江满脸满身。她仍然含笑哄着患者,坚持把她们一个个喂饱。

  同事常万萍说,刘洁江在一次为患者喂药时,一个男患者,突然冲上去猛击她一拳,当时,她眼睛就肿起来了,但她还是苦苦劝说患者,坚持把要药喂了下去。当天冷时,她首先想到给患者添加衣服。患者如患感冒、拉肚其它病,情绪不稳,她就会及时联系病人家属探望安抚。

  有一次,民政部门送来一名街头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来时全身是粪便,大小便失禁,散发出刺鼻的恶臭,抵触情绪严重,不让任何人接近。刘洁江二话没说,为患者洗澡,更衣、梳理乱发,喂药、喂饭,接倒大小便。在她精心呵护照料下,这个患者情绪很快稳定下来,病情好转。

  刘洁江还常常为患者分发零食,帮助她们洗澡、洗脚、剪指甲、梳头、缝补衣物。冬天,她会帮患者盖好被蹬掉的被子,夏天,会帮他们驱赶蚊蝇。她还组织患者打牌、下棋、唱歌,和她们谈心沟通交流,讲解疾病知识,并教会患者如何自我照顾。刘洁江用真情感化患者的一颗颗心灵,有些打骂过她的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主动向她道歉。

(刘洁江在为病人修剪指甲)

  刘洁江看到一个个患者从满头污垢,到干净漂亮,从满嘴胡言乱语,到倾心交流,从满脸愁容,到笑逐颜开,望着一个个康复身影走上回家的路,她流出了喜悦的泪花,成就感油然而生。

  今生无悔护理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刘洁江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坚守和奉献,诠释了“白衣天使”的美名。刘洁江身上体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友善,敢于担当的精神。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又是如何处理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冲突呢?

  同事王芳的心中她是一位坚强的人,2002年,她爱人不幸患上肝癌,当时,孩子才上小学,都是她一人照顾,可她上班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她从不把困难推给别人,都是自己默默地扛着承受着,也没有要求组织特殊照顾。她还是楷模,所有小事都亲力亲为,30年如一日,带领年轻人发展成长,真是难能可贵。

(刘洁江在查看患者病历) 

  采访中,刘洁江讲说了,在爱人患病13年期间,她多次远去上海陪伴看病,只能把小孩托付给亲戚照料,回来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把别人为她带班补上去,让带班同志在家休息。中秋节、春节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她常常是在医院陪护着病人过节的。她回忆最艰苦是在2014年,那年,爱人病重,人生到了最后阶段,随时都有危险,身边需要有人守护,当时,女儿又不幸烧伤,也需要照顾。她还要赶到10多里外的医院上班,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那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到自己体力不支,心有余而力不足,真的快撑不下去了,说着便潸然泪下。她说,既然选择这个职业,就应该有所担当,这样做今生无悔。

  她的女儿王意文说,在爸爸生病的13年时间,都是妈妈默默独自承受,只到去世前,才知道爸爸得了癌症。母亲把她从小学生拉扯到大学,如今,成为国家公务员,真是苦了母亲。过去在女儿眼里刘洁江是个严母形象,从来没有带她逛街,外出旅游。母亲还经常义务献血,现在觉得母亲好伟大。

  30年,刘洁江真的没想换个工作环境,她心中时时刻刻装着是病人,在她心中,病人事情无小事。如今,在灌云精神病防治院已形成了爱岗敬业“洁江精神”。

  刘洁江先后多次被市、县评为“十佳护士”、“港城最美护士”。而今,53周岁的她仍然扎根在精神病患者护理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

  (来源/新华网、连网、今日灌云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