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也有两件禁止出国的“国宝”级文物

2019年01月18日 20:07:02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带你认识195件禁止出国(境)文物”火爆朋友圈

  昨天(1月17日),备受业内人士及文博爱好者推崇的“博物馆 看展览”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带你认识195件禁止出国(境)中国文物”,一时间成为热帖被众网友争相转发,其中就有馆藏于苏州的文物。

引力播

  这篇热帖源于一件珍贵文物出借国外引起的轩然大波。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颜真卿传世名品《祭侄文稿》,被借到日本东京博物馆举行的“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上展出。颜真卿可以说是王羲之后声望最大的书法家,《祭侄文稿》又是极其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贸然出借很容易引起文物受损,所以才会引起舆论的指责。同时,这也带来了人们对国宝级文物的更多关注。

引力播

  于是,“带你认识195件禁止出国(境)中国文物”很快被置顶成热帖。这份名单包括鼎鼎大名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陆机“平复帖”、长信宫灯、马王堆素纱蝉衣、司母戊大方鼎等。更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其中有2件文物现珍藏在苏州博物馆。

引力播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在2002年、2012年和2013年,共计发布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共计195件(组)。其中第140号是五代青瓷连座莲花碗,它在1956年发现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这件苏博的镇馆之宝,不仅是五代时期越窑的精品,也是存世秘色瓷中最完好的一件。其莲花造型也与出土地息息相关,带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色彩。另外一件禁出文物,是第170号的北宋木雕真珠舍利宝幢和内木函。1978年,在苏州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窖穴,发现了函藏在两层木箱之内的真珠舍利宝幢及其他佛教文物。这组文物集宋代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精美雄隽,堪称中国工艺史上瑰宝。

引力播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首批公布的禁止出国(境)文物名单,还有两座国之重鼎——大克鼎、大盂鼎的命运也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4年2月,国家文物局、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曾举办大盂鼎和大克鼎的联合展出,以纪念两座大鼎曾经的主人,捐赠人潘达于先生100岁华诞,而潘达于正是清代苏州籍收藏大家潘世恩、潘祖荫的后人。

  这些文物为什么会被列入禁止出国(境)的名单?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文物都十分珍贵,可谓是无价之宝。文物承载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具有不可再生性,万一在运输过程中遭遇损坏或者出国(境)以后被盗窃,都是无法估量的损失。

  (来源:引力播 编辑/汪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