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11:20,央视《道德观察》栏目用“陌生的亲人”为题讲述了仪征志愿者吕牧羊为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动人故事
2016 年某一天,仪征的吕牧羊踏进义务献血车,开始了一段感动的故事。
那天吕牧羊献了300CC血
工作人员问他,愿不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以后说不定能拯救血液病人的生命。吕牧羊在仪征市疾控中心工作,对中华骨髓库有一些了解,当下就同意加入,并做了登记,还采集了血样加入资料库。
2017 年 10 月,吕牧羊接到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他和一个女患者匹配成功,对方问他愿不愿意捐献。
要知道,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在非血缘关系的人中配型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一乃至百万分之一……
一想到千里之外有个生命垂危的血液病患者即将因为他的帮助重获新生,吕牧羊兴奋极了。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和普通献血不同,吕牧羊的妻子担心会对身体有伤害,夫妻俩的父母也都有些犹豫,最终他决定要帮助别人!
初步配型成功后,吕牧羊还需要做高分辨性配型实验,那名患者和他各项指标都吻合,经过紧张地配对和体检工作,2018年3月27日,经过近6个小时的采集,他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成功捐献了2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女孩送去了生命的希望。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