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3日—1月17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南京召开,江苏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带着百姓期盼,肩负履职责任,代表委员们激情赴会,积极建言献策。今年他们关注哪些领域?都有哪些小梦想?一起来看!
我苏网讯 1月13日上午,江苏省人大代表陆续抵宁,正式进入“两会状态”。履职一年,在调研走访间,他们形成了哪些议案?提出了哪些建议?
“蓝帽子”“白帽子”,市场需要的就是好帽子
作为制造业大省,江苏制造业规模连续8年全国第一,格外优秀。然而,要想长期坐稳“大哥”位置,技术人才的力量不容忽视。省人大代表、淮安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江泽清建议,要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人才。
结束“野蛮生长” 乡村旅游急需“智囊团”
在政策和市场强大的推动下,乡村旅游遍地开花,改善了村民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大干快上”,文化内涵尚显不足。省人大代表、宜兴市篱笆园农庄负责人黄亚云建议,“农文旅”相结合还需引进人才来支撑。
公交线遭遇“肠梗阻”?是病!得治!
当地面公共交通的服务半径向支线、支路延伸,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问题,但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与越跑越广的公交车也产生了“正面交锋”。面对小路边停满的私家车,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公交集团党委书记曹玉莉表示,这给公交车带来了“窘境”,公交线路遭遇“肠梗阻”。
村里人有个小梦想:在家门口收快递
身处“包邮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送货电话响个不停?快递常常堆积成山?经过近一年的深入调研,省人大代表、南京市苏辉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辉发现,“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对于有些村民,“送货到家”依然是一种奢侈。
(记者/江苏广电全媒体记者 编辑/墨白 孙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