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月13日)是农历腊月初八,传统腊八节,明晨的扬州又将是满城粥香。大明寺从早上7点开始放粥,市区其他10座寺庙也一大早就向市民免费放粥,为市民送福。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估计大约有10万斤“腊八粥”免费赠送市民与游客。
首次移师工厂大规模生产
由于今年放粥的数量大增,大明寺开始移师素食厂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的熬制。今年生产量达到了20000多斤,比去年增加近1倍,由于斋堂的作场太小,不得不到工厂里制作。从11日下午起,配好的食材就已开始进行清洗、蒸煮和切块等。昨天下午4点钟,已熬粥上万斤。
“今年的腊八粥共有20多种食材,大米、糯米、红豆、黑豆、莲子、枣子、芋头、蚕豆、元宵等,计划熬制150多锅。”厨师长告诉记者,据初步测算,每锅食材45斤左右,加上水,一锅粥达到80斤,250多锅腊八粥就达2万多斤。除粳米、黑米、糯米之外,其他食材都要事先制成半成品,等水烧开后,米开了花,再将配料倒下去烧熟。
“每年都根据市民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改良,让腊八粥既好吃又有营养。”厨师长介绍说,过去,大明寺的原料很少,开始时三五样,后来十样八样,调味搭配也越来越科学。今年果类原料明显多了,比去年的18种原料又增加了8种,不仅有红枣、红豆、黄豆、慈姑、薏米、莲子、银杏、银耳、老百叶等传统食材,还增加了腰豆、荞麦、燕麦、黑豆等4种新食材。米也有4种,包括大米、香血糯、糯米、薏仁米。
负责斋堂的仁随师傅告诉记者:“26种食材,样样有寓意。青菜和豆腐加在一起,就寓意着平平安安;生姜可以祛寒,对身体有好处;枣子寓意着早早发财;而莲子和元宵加在一起,则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大明寺腊八粥与大明寺同寿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区西北郊蜀冈风景区之中峰,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大明寺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年-464年),故称“大明寺”。自从有了大明寺,也就有了大明寺腊八粥。大明寺方丈能修告诉记者,大明寺放粥的传统与大明寺同寿。
直到文革期间,放粥的传统才中断。1980年,大明寺成为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寺庙,腊八放粥的传统也宣告回归。到大明寺喝过腊八粥的人不计其数,在很多市民的心中,这是一个祈福的风俗。
(来源:扬州发布;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