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0日),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8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据阿里披露,2018全年,阿里共向执法机关推送超5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1634条,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1953名,溯源打击涉案金额79亿元。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量下降67%;96%的知识产权投诉在24小时内被处理,品牌权利人投诉量下降32%;被消费者举报删除的疑似假货链接量下降70%;1万笔订单中仅有1.11笔为疑似假货,比去年同期再降26%。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称,2018年网络假货治理成效显著,归功于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由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组成的打假共治系统首次实现历史性闭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成为现实。
阿里在打假年报中披露,2018年1月,阿里打假特战队协助江苏警方在福建捣毁一特大售假团伙,抓获嫌犯18人。该团伙先后找了50余个亲戚朋友帮忙申请店铺用于售假,年龄最小者为刚19岁的学生,年龄最大者则为年近67岁的外婆。
这些售假店铺被阿里技术识别并关闭的同时,特战队直接将线索推送警方并协助警方端掉该团伙及窝点。
郑俊芳还表示,“96%的疑似假货链接,在产生任何销售前就已被秒杀。”阿里在原有假货甄别模型、实时拦截体系、生物实人认证、政企数据协同平台等九大打假黑科技基础上,开创性地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将可疑商品、可疑商家拒之门外。
截至2018年底,由阿里发起、与全球品牌权利人共建的阿里打假联盟(AACA),已从创建时的30个品牌迅速增长至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1个品牌,历峰集团、通用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近期也先后加入。
被广泛关注的“跨国追逃打假第一案”即是“打假共治系统”和AACA的成果之一。2018年5月,深圳龙岗警方联合阿里跨国追逃售假网红,该网红销毁售假证据携带巨款出逃海外,48天后被追逃回国,“从消费者举报,到执法机关介入调查,再到阿里打假特战队的技术支持、品牌权利人鉴定,各方缺一不可,这是全社会联动打假的经典战役。”
目前,该案已入选2018年公安执法领域十大社会共治影响力案件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之光”年度事件。
不过,年报同时显示,虽然阿里在2018年的网络假货治理中成效显著,制售假者的生存空间遭到空前挤压,但假货治理呈现出的“洼地效应”以及假货跨国境流窜的趋势令人忧心,各平台、市场一体化监管及线上线下合围打击已迫在眉睫。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