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流感高发,转向攻击孩子脑部!十分钟中招?疾控专家这样说!

2019年01月10日 07:23:2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冬季流感高峰期来了!

  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近一周来,门急诊一直很忙很忙。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田曼说:“医院白天门诊量已经突破1万,晚上也由原来的六七百现突破到了1000多人次,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流感病人。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张敏回应,近日南京各大医院流感患者就诊人数占门诊比例上升,但是与往年同期相比,比如说去年,发病比例还是要低一些的。从各大流感监测哨点采集到的标本分析来看,目前南京以及各地是流感流行的主要还是以甲型流感为主。

  在全国其他省份,流感肆虐的情况也一样存在!

  就流感的强度来说,目前的流行强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同样需引起重视,有可能接下去的走势会逐渐增强,流感的流行活动度可能会增加,特别是春节前后会有一个季节性的高发季。

  变化:

  从攻击儿童肺部

  到今年转头攻击脑部

  之所以说流感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是因为流感病毒除了引发感冒、发热等上呼吸道症状外。其本身也喜欢攻击肺部,约有2/3重症病例是因为出现了肺炎。除肺脏外,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以及神经系统也是流感病毒喜欢流窜的脏器、组织,一旦引发病毒性心脏病,肝衰、肾衰,未及时纠正过来,同样致命。

  和往年甲型H1N1流感重症更多的表现出肺炎不同,在今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内科副主任、感染科主任徐翼教授收治的儿童重症病例中,中枢神经系统被攻击导致重症的案例明显增多。

  “理论上,流感病毒引发的重症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坏死性脑炎、脑膜炎、Reye综合征等。但这更多是理论上的情况,现实中类似情况并不多见。可今年不同,类似因为流感感染后,迅速进入到坏死性脑病阶段的孩子,我们一共收治了五例”。

  面对今年流感流行呈现的新特点,也已引起了传染病专家的关注。“我们已经把这一特点报告了疾控中心,CDC也已对感染者病毒开始进行相关研究,查找是否出现病毒方面的变化。”

  EB病毒肆虐?

  全靠喝水预防?

  近日,不少网友在朋友圈纷纷转发一则“关于EB流感严重”的“卫生局通知”。

  该“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有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

  真的如此吗?

  肆虐的所谓EB病毒,

  只靠喝水就能预防?

  权威专家

  告诉你那些EB病毒和流感的真相~

  EB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区别

  EB病毒

  属于疱疹病毒科

  流感病毒

  属于正黏液病毒科

  EB病毒易引发症状

  易引发发热、

  咽颊炎、淋巴结肿大

  流感病毒易引发症状

  易引发发热、咽痛、咳嗽、头痛、肌肉酸痛

  EB病毒基本特征

  易感染、不易发病、传染性低、只有在先天性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才可能导致重症或死亡,一般人群预后良好

  流感病毒基本特征

  传染力强、人群感染力与发病率高。高危人群是两岁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及孕晚期孕妇。

  EB病毒潜伏期

  青少年潜伏期在9-11天

  成人2-4周

  流感潜伏期

  潜伏期较短为2-3天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传染病,

  流感对社会危害较大,

  人群感染率高发病率高,

  容易在全社会引起流行。

  而EB病毒则主要由散发来呈现,

  传染性弱。

  只有通过唾液才会进行传播
  EB病毒与流感

  完全不同!

  而流感与普通感冒又有什么区别呢?

  普通感冒临床症状较轻,常集中表现为头痛、上呼吸道不适,主要有鼻塞明显、咽痛咽痒、咳嗽流涕等,偶尔有一过性低热和头痛。普通感冒的传染性有限,很少出现家庭、社区、集体单位的聚集,因此较少有大人小孩老人接二连三发病的情况。

  流感的临床表现则以持续的高热(≥39℃,持续3~4天)、明显的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为主,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简单点来说,得了流感,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并且流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人群聚集。

  目前已经是流感多发时段啦!

  江苏属于南方省份,

  目前已经进入冬春季的流感流行高峰,

  此外夏季也会有小高峰。

  预防流感:接种疫苗

  流感真的防不胜防?还有这一招——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小编特别提醒:流感流行季节,如有呼吸道不适,到公共场所最好戴上口罩,尤其是到医院就医时。很多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有意识做好防护,但假如按照惯常做法“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口鼻”,飞沫沾染上手部,假如没有及时清洁双手,双手便成了病毒传播工具。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是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因为上臂接触其他物品几率较低,纸巾、毛巾便于丢弃或清洁。

  所以,从现在起,勤洗手,多通风~

  本文来源:江苏交通广播网 综合:金陵晚报 浙江交通之声 编辑/李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