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教授将银杏叶创制入药,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2019年01月08日 19:11:46 |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银杏果可食用可入药,银杏叶是否有用?中国药科大学 83 岁教授楼凤昌经过 30 年潜心研究,终于从银杏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 " 银杏内酯 A、B、K",并与江苏康缘药业合作,研发出新药——银杏二萜内酯及其注射液,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1 月 8 日,该项目荣获 2018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中国银杏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 70%,每年都产出大量的银杏叶、银杏果。中国古代也早有银杏入药的药方,现代科学实验也表明,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 K,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治疗因血小板活化因子所引起的人体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国外有不少银杏叶成分制成的药物用于疾病治疗,我们国家作为银杏的主产区反倒没有,每年秋天遍地的银杏叶,都毫无用处。"1987 年,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楼凤昌,便开始了银杏内酯的研究。每年五六月份,他都会与爱人在玄武湖、古林公园散步、采摘银杏叶子。" 银杏果入药不稀奇,银杏叶如何入药?开始我们并不知道,黄色的银杏叶中并不含我们想找的银杏内酯成分,而是在绿色的叶子里有。" 今年 83 岁的楼教授向记者说,从叶片到粉状原料、药片,再到现如今的新药注射液,他经历的失败次数太多。" 我花了二十几年心血,经历了上万次实验失败,最终才收获了一条成功的路。"

  1992 年,楼教授成功从银杏叶中提取出银杏总内酯,但那时的提取难度大,提取工艺还有待改进。" 那时候银杏内酯提取难度很大,1 公斤的银杏叶里,仅能提取 1 克银杏总内酯,1 克银杏总内酯,只能提取万分之一的银杏内酯 K。" 银杏内酯 K 是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的拮抗作用最显著,所以为了提取该成分,楼教授和团队又经过长期研究实验,通过创新工艺,得到了效应最佳的银杏内酯 A、B、K 成分比例,研制发明了上市新药——银杏二萜内酯及其注射液。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脑梗治疗以国外进口药物 " 金纳多 " 为主,银杏内酯含量仅有 6%,且制作工艺需要有机溶媒、丙酮等多种化学成分的参与,不够环保和安全性。而楼教授团队研制的新药,银杏内酯 A、B、K 总含量高于 98%,除得到最佳比例有效成分外,最大限度去除了毒性成分 - 银杏酸(低于 0.03ppm),建立各成分全程、精确的上下限质量标准和安全性控制体系,保证了新药安全、有效。据悉,银杏二萜内酯及其注射液于 2012 年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2014 年被评为 " 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7 年纳入国家医保,累计销售 4.37 亿元,成为了现代中药创制的典范。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