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县氾光湖地区交通闭塞,被称作"孤岛",在这个方圆63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仅有一名民警常年驻守,且一待就是28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家警察"李树干。
氾光湖地区地处宝应县西南角,三面环水、交通闭塞,过去一直靠摆渡连接外界。1999年宝应县撤乡并镇后,原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只有最熟悉当地治安情况的民警李树干留了下来,成为唯一公职人员,一个人承担起相当于市区一个派出所的工作。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案件少而矛盾多。今年8月的一天,村里两户居民因一块废弃土地发生争执互不相让,老李出面后,不讲大道理,而是给村民算了笔账,纷争很快就平息了。面对形形色色的矛盾,李树干始终坚持一条,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当事人的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化解工作。
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氾水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树干告诉记者,比如说,脾气横的、硬的,你必须要把他压制住;对脾气软的,就是无赖形式的,你要先哄住他。以后再慢慢地做他工作,就这样子效果比较好。
李树干善于用农民的视角、语言和习惯,为群众解心结、化疙瘩、消怨气,他提炼归纳出"五个一"工作方法,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28年来,经他解决的矛盾纠纷达5000多起,可没有一起上交上级处理,更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或命案。
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金宝渔村村民说,跟我们谈什么东西,什么事情吧,反正谈得公平合理吧。
扬州市宝应县氾水镇瓦甸村村民说,他是处处为老百姓着想,每处困难的地方他第一个冲上去。每件事情都办得到位,而且解决得很好,老百姓很安心。
多年来,李树干平均每天要奔走40多公里,光记载社区大事小情的笔记本就用了80多本,骑坏了2辆摩托车、5辆自行车。他还在社区成立治保协会、调解协会、"夕阳红"义务巡逻队等,动员和组织群众开展治安巡逻防范,有效维护了辖区的社会治安稳定。
扬州市宝应县公安局氾水派出所社区民警李树干说,只要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找到我,我从来不推,因为我觉得这个就是我的责任。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毕然 李栋 陈超 编辑:董乔恩)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