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18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揭晓,扬州博物馆“通·融——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入选为重点推介的10项展览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唯一入选的地级市博物馆申报项目。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已成为扬州“活”的文化名片。2018年,扬州博物馆策划举办了“通·融——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展览以“通·融”为主题,通过91套170件文物,从历史、城市、遗产三个方面,讲述了大运河的发展过程,展示了大运河与沿线城市的密切关系,呈现了大运河孕育出的灿烂文化。
展览共有11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以及21件三级文物,如此多的一级文物同时亮相,在扬州博物馆的展览史上还属首次。其中,最重磅的一件文物莫过于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与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不分伯仲。其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还绘有莲叶和莲花纹,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十分罕见。
展览中还有不少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如萧后墓中出土的五牛陶俑,经修复后首次集体亮相,五牛引首前视,双目圆睁,鼻孔外张,双角侧立,四足直立,尾巴下垂,牛体肥硕,双蹄有力,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富有动感。五牛陶俑被定级为国家二级文物,足可见其珍贵。
据悉,“通·融——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被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列入2018年全省馆藏文物巡回展项目,并在淮安、宿迁等7个城市进行了巡展,参观人数达数十万人次。
(来源:扬州日报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