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雨水
我们迎来了2019年第一个节气
小寒
2019.1.5
农历:十一月 三十
戊戌年(狗)年
小寒
2019年1月5日,23点38分,小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小寒的到来
意味着正式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啦!
天气会越来越冷
“小寒”一过
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 小寒三候 』
新草早萌,冰泉始动
一候雁北乡
小寒天寒地冻,阳气萌动,候鸟大雁顺阳气而活动,此时出现北飞迹象。
二候鹊始巢
喜鹊是感阳气萌动而筑巢的留鸟,小寒开始筑巢穴,以躲避北方寒风侵袭。
三候雉始鸲
雉,俗称山鸡,也感阳气而发声,小寒时节开始鸣叫。
『小寒习俗』
腊前三白,早春欲苏
生活上,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做准备。
但在不同的地方,小寒的习俗也各有很多不同之处。
在南京,小寒会吃菜饭、腌腊肉、美食进补、喝一碗羊肉汤!这些传统的习俗,足以说明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
吃菜饭
岁月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猪油菜饭
古时,人们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不过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小寒时节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
南京人烧菜饭习惯用咸肉,细细切丁,有肥有瘦,肥腻处澄黄透明好似琥珀。在小游看来,南京人的“菜饭”种类之丰富,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腌腊肉
小寒,是吃货的节日
相传,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来到汉中红庙塘时,当地的百姓用腌制好的腊肉来招待他。
在南京的很多的小巷子里,你会发现不少人家都把腌制的腊肉挂在窗外,迎接新年的到来。当然自己腌制的腊肉比平时买的吃起来更香,口感更鲜嫩。
最上等的肉中会带有少量白筋,品尝起来肉质紧实,富有嚼劲,口感极佳。
喝羊肉汤
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
过去,当人们被寒风侵入,最好的防御方式就是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羊肉性温,能御风寒又能补身体。
羊肉汤有一种淡淡的“奶香”,香味暖人心田。肉质更是细嫩得没话说,一碗羊肉汤下肚,不一会身上就会发热,胃也暖暖的。
『 小寒 』
注意事项
防寒
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注意头部保暖,外出戴帽,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建议每晚睡前热水泡脚。
苏阳 摄
防燥
内服:多饮温水,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建议多喝汤、牛奶、各类粥品,“锁住”水分。
外部保湿:使用加湿器,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在你觉得干燥时,也可以使用喷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喵呜不停 摄
多运动抗寒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时节,要适当做些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运动也要适度,循序渐进,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张健 摄
食补御寒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萝卜、山芋等,可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特别要提出的是,小寒正是吃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李晓飞 摄
警惕呼吸道疾病
冬季室内使用暖气和空调,各种病菌、病毒容易滋生蔓延。再加上空气干燥,会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所以,保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张健 摄
『小寒美景 』
虽说小寒之时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刻,但大雁已经开始北归,不少鸟儿也已开始筑巢,所以说离春天也不远啦!
西祠胡同影者无疆@功在自拍 摄
南京的蜡梅都已经开啦!
周末可以赏梅去哦!
玄武湖蜡梅
金陵城的蜡梅悄悄开啦!赏梅的行程可以安排上了!
小寒节气
除了在家食补养生
也建议大家
周末有空约上小伙伴们出去走走哦!
(来源:南京旅游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