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位九旬非遗传承人的决定!

2019年01月04日 16:08:40 | 来源:社会传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余音悠远,绕梁三日

  在中国的传统乐器中

  古琴神秘高雅、博大精深

  在苏州

  有位琴艺精湛的老先生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半公益教学

  让人十分敬佩

  九旬古琴非遗传承人

  倾囊传授 桃李天下

  宁静的午后

  在彩香一村三区

  时不时就有悠扬的古琴声传出

  今年虚岁已经90高龄的黄耀良

  还在不间断地教古琴爱好者学习

  据黄耀良介绍

  古琴有三千多首曲子

  每个人会弹的不过二十首

  因为自唐朝开始

  古琴使用减字谱

  曲谱看起来如同天书一般

  简单的笔画中

  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弹奏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

  也只能通过“以老带新、口手相传”的方法

  为古琴技艺的传承带来不小的困难

  为此黄老还特意设法

  将减字谱翻译成简谱配合教学

  在学生李剑彬心里

  黄老师是一个不藏私的人

  有句话叫做: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师傅总会有所保留

  但黄老却是掏心掏肺地教授学生

  如今

  黄老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

  甚至有不少还在国外

  而说起他和学生的缘分

  说也说不完

  记得有一次

  德国有位华侨在苏州听了黄老的演奏

  便从此念念不忘

  后来她不仅邀请黄老远赴海外演奏

  自己也坚持拜师学艺

  有人仅凭一个地址

  不远千里登门学艺

  要说让黄老意想不到的学生

  一定是他徒弟的徒弟杨大卓了

  杨大卓本来在四川

  拜在了一位王姓老师的名下

  没想到王老师不幸去世

  杨大卓的学艺生涯被迫中断

  他想联系黄老

  却苦于没有联系方式

  在一次偶然情况下

  杨大卓突然想起

  王老师生前曾说过

  与黄老有书信往来

  循着线索

  他真的在过世恩师家中

  找到了黄老家的地址

  一开始

  对于杨大卓要去苏州拜师的想法

  家里人并不支持

  认为仅凭一个地址

  能找到人吗?

  即使找到了对方会愿意教吗?

  不过

  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态

  他还是踏上了从四川来苏的征程

  而杨大卓的这番诚心

  也让黄老很是震动

  如今,每隔几个月

  杨大卓就会来苏学艺

  黄老的学生也已经有近两百位

  而他还会继续教授下去

  (来源/社会传真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