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落地72小时:“苏州代购”忙转型,首张电商营业执照正在路上

2019年01月03日 21:42:58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电商法》实施两天来,给代购带来了哪些冲击?它究竟改变了什么?苏州首张电商营业执照的颁出还有多远?记者聚焦《电商法》正式落地的72小时。

  苏州代购:考虑转型做“买手”

  “年前最后一搏,未来未知数太多。”20181229日,在韩国首尔乐天百货,作为一名“成熟”的代购,代购工龄5年的佳佳,每个月都会飞韩国23趟,最多能赚三四万元。

  不过,一切都在2019年元旦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翻看她之前的朋友圈,从化妆品到衣服,从奶粉到保健品……一一俱全,只要是爆款,几乎都能找到。而《电商法》正式实施后,她的朋友圈不“正经”了起来,产品信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文字也相当隐晦。

   “这些大部分都是转载的,毕竟我也不是艺术相关的专业。”佳佳说,电商法刚开始实施,一切都是未知。“监管部门和平台都没有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开敏感词汇。”

  而在微信辟谣“微信淘宝要封代购账号”后,佳佳的微信又开始恢复正常。

  对于朋友圈一天三变,佳佳告诉记者有点心累, “其实我早就想转型了,这次《电商法》的颁布和实施,只是助推了一把。”

  佳佳告诉记者,她有一个店面,在韩国也有亲戚,她想今后就不以韩国代购的形式去进货了,而是从国内正规代理商合理合法地去拿货。虽说利润空间确实会减少一些,但算起来也没有差很多,“新规出来最高罚款200万,躲过了平台的监管,还要面临海关层层严查,不能存侥幸心理。”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不少代购大多时候不再首选“人肉背货”,而是选择在当地快递公司,将货物直邮发给国内的客户,有时候会被海关抽查而补税。

  苏州首张电商营业执照的颁出还有多远?

  新年来临,代购们也需要寻找新出路,是走还是留?目前,大部分人依旧在观望。

  让代购们观望不前的原因是新电商法规定:不管是什么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电商法的实行不但关系到数量众多的电子商务经营者,也关系到超过4000万的电子商务直接与间接就业人员,还关系到近8亿网购用户,可以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812月,在距离电商法实行半个月之际,杭州颁出了第一张淘宝C店的营业执照。

  那么,苏州的首张电商营业执照的颁出还有多远?

  “目前还没有颁发首张电商营业执照。”记者从苏州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不过已经有不少市民在咨询。

  记者在园区审批局的网站咨询看到,已有网友咨询电商营业执照需要那些材料、怎么办?

  而工业园区审批局的回复是目前还未收到上级的文件执行布置,后续有具体操作细则后会及时执行。

  随后,记者相继咨询了相城、吴中区工商局,目前区级别工商局也没有颁发电商营业执照。

  消费者:买东西掏更多的钱,但品质更有保证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微商行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2014年至2017年,微商从业人数从752万人增至2018万人。

  但代购行业的日渐壮大,问题也层出不穷,而消费者也一直处于交易的弱势一方。

  “在微信上代购,他们有直播,而且定位也是在国外,但买回来去专柜鉴定说是假货。”在银行上班的白领小乔告诉记者,在购物过程中,她买到了假货,但是却无法退货。“最后只能是自认倒霉了。感觉《电商法》的落地,让我们更有保障了。”

  但将海外代购纳入经营者范畴后,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代购的利润空间。不少消费者担心,今后找代购买东西要掏更多的钱了。

  “从长远发展来看,法律的出台将使现阶段处于监管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代购的违法成本将会增加。”江苏金砖律师事务所主任钱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但一定是利大于弊,这样不仅商品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在售后维权等环节,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得到保护。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海外代购市场不仅不会没落,相反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良性有序地发展。

  (来源:看苏州;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