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让人民群众防不胜防,亟须公安机关不断探索预警预防的新手段。
2015年,苏州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市级反诈骗中心,形成“跨界联动,以专制专;多维设防,渠道阻断;整体研判、合成打击”的工作新体系,从而构建起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2018年5月,苏州市反通信网络诈骗中心(以下简称:市反诈骗中心)被江苏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并成为公安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实战培训基地、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判(查控)中心。2017年,大型政论片《辉煌中国》以苏州公安反诈骗工作办案过程为模型,展现了中国公安利用大数据和高科技建立起来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给市民带来的安全保障。2018年,市反诈骗中心入围第六届“江苏最美警察”评选活动的候选集体。
岁末年终,我们用三组数据,解读反电信网络诈骗的“苏州实践”。
365天24小时坚守
3年拦截诈骗电话360余万个,止付涉案资金2.6亿元
不久前,市反诈骗中心接到某公司财务陈女士的电话,称有人假冒公司老总张某,通过QQ,让她支付货款保障金,在她通过银行转账135万元、向真正的老总电话汇报后,才发现被骗。
“当时我连死的心都有了。”正当陈女士一筹莫展、焦急万分时,银行柜台边一张市反诈骗中心的防骗海报给了她最后的希望,通过上面的求助热线,她向警方报了警。
听完陈女士的叙述,值班民警立即按照预案开展联动处置,通过与驻点银行的无缝对接,很快就查询到被骗钱款的去向。
“查询结果显示该笔钱款已在到账后的第4分钟,被转移到其他银行账户,依托警银联动,我们对涉案账户进行层层追踪,终于在三张不同的银行卡中,将经过两次转账的100万余元成功截获,一同截获并冻结的,还有其他群众的受骗资金85万元。”当天的值班民警汤文麟说。
最终,通过近1小时的紧张工作,市反诈骗中心对涉案的7级共11个银行账号进行快速查控,共止付涉案资金195万余元,并通过返还机制,将冻结的资金陆续返还给受害人。
这次让陈女士遭遇由悲到喜的经历,也让市反诈骗中心再次经受实战的考验。中心自成立以来,根据实战需求和苏州实际,他们通过“公安、银行、通讯”三方合署办公,建立“打击、封堵、防范”一体化运作模式。
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正在研判诈骗警情。
走进市反诈骗中心,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无缝对接,第一时间推送涉骗警情;3家通信运营商,6家银行驻点值守,四班三运转;20多家银行、45家联动单位、2家重点地区派驻工作组远程联动,建立起完善的警银信快速联动机制。
市反诈骗中心处置组工作人员三班倒,24小时开展工作。
依托这个机制,2016年11月,市反诈骗中心完成江苏首笔冻结资金返还;2017年5月,完成江苏首笔第三方返还。截至2018年12月,快速查控各类涉案资金账户2.9万个,累计止付涉案资金2.6亿元,拦截诈骗电话360余万个,返还被骗资金3000万余元,先后20余次出国(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将291名涉案人员押解回国。
与诈骗进行“时间赛”
累计处置诈骗信息15万条,劝阻2万余人,避免损失5000万元
去年7月,市反诈骗中心发现疑似境外诈骗电话与张家港杨舍镇居民宋女士持续通话。为防止宋女士被骗,市反诈骗中心立即下发指令,要求张家港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上门核查。经过一番周折,民警在杨舍镇某银行找到了宋女士,在她即将汇款的最后一刻,成功阻骗。
当日上午,宋女士遭遇了“冒充身份”类诈骗,对方自称上海公安局,并以宋女士涉嫌贩毒为由,让其将所有现金存款汇至“安全账户”接受审查。后宋女士携带家中现金100余万元至银行,直到被民警及时制止。
“我们会同通信运营商建立模型、算法,可以锁定并关停‘高危诈骗电话’,拦截境外诈骗电话和各类‘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网址。”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通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大队长、市反诈骗中心主任娄乃成说。
据介绍,联合相关互联网公司,市反诈骗中心还建立起反诈实验室,研发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实时发现本地疑似诈骗被叫电话,即时开展短信、电话防骗提醒,必要时指令辖区公安派出所民警上门见面劝阻。
与此同时,在苏州两级110报警服务台设立专门席位,由专职接警员统一受理全市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步收集涉案电话、账户、网站等信息,为第一时间开展快速处置提供信息支撑;根据联动机制,驻点银行工作人员对涉案银行账户开展快速查询、紧急止付,第一时间挽回受害人损失;驻点通讯运营商第一时间对诈骗电话采取封停、拦截,对诈骗网站采取处置措施,从源头上阻断市民接收诈骗信息的渠道。
此外,依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联席会议联络机制,苏州市反诈骗中心组建通信行业专家团队,通过会商,及时解决反诈骗工作领域的瓶颈问题。
源头预防、精确防控、精准拦截。3年来,苏州市反诈骗中心共处置各类电话、网络诈骗信息15万余条,对2万余名市民开展劝阻,避免群众被骗汇款近5000万元。
“打防结合”压降案件
案件数同比三年前下降26%,破案数同比三年前上升超过200%
每年9月,既是校园的开学季,也是在苏高校新生的安全教育月,依托开学第一课系列巡讲“青盾行动”,苏州市反诈骗中心通过宣传视频、现场授课、互动活动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宣传,累计有超过40万名大学新生接受了宣传,提高了大学新生的识骗防骗能力。
类似活动只是苏州市反诈骗中心开展常态化防范宣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苏州市反诈骗中心实时收集汇总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的各类信息,即时开展随警研判,为后续打击和防控堵截提供依据,对发现的新问题新手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打防管控新对策,并开展针对性宣传预警。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大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我们的宣传触角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通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大队副教导员梁华说。
3年来,苏州市反诈骗中心共发布防骗预警200余条,参加防骗访谈电视、广播直播16次,开展现场防范宣传活动195次。通过努力,2016年、2017年全市通讯网络诈骗案件数分别同比下降19.1%、18.1%,损失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0.2%、18.9%,2018年全市的案件数、损失数保持总体稳定。
在2018年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集中返还活动中市民领取被骗资金。
已进入良性循环的预警预防,推动整体反诈骗工作实现“以防促打、打防结合”,2018年以来,苏州市反诈骗中心先后牵头开展了重点案件集中侦防会战、打击QQ 诈骗、打击交友类诈骗等专项行动,对诈骗犯罪分子开展不间断打击。3月,侦破一起公安部部督“酒托”诈骗案件,抓获嫌疑人170余名,涉案金额400余万元;8月,捣毁一起有组织交友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0余名,捣毁诈骗窝点5个,破获全国案件1000余起;12月,举行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仪式,向15名受害人发还受骗资金400万元,将破案句号画在追赃挽损后,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受骗市民向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据统计,2016年、2017年,苏州公安机关破案数分别同比上升12.5%、26.8%,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分别同比上升109%、5.9%,连续两年实现“两升”。截至2018年底,案件数同比三年前下降26%,破案数同比三年前上升超过200%。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