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朝阳映照新的一年,运动步伐装饰淮安美景。
元旦上午,在风光秀丽的里运河畔,由市旅游局、市里运河办、淮州集团、清江浦区委宣传部、淮安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增力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冠名的“双沟牡丹·2019淮安第三届新年走大运”活动举行。淮安市2000多名社会各界代表、市民百姓共同以健步“走运”的形式迎接新年向着2019年的美好生活出发。活动不仅继承了去年的丰富内容,更以别样的风景让今年的活动更加精彩夺目。
“走运”是我们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元旦走运河,一年交好运”,讲的是老清江浦人就有元旦期间沿河漫步祈求幸福的传统。新年“走运”,则包含着人们对事业兴旺、生活和美的美好期许,代表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幸福期盼。自2017年起,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连续成功主办了两届新年走大运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淮安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2018年元旦更是联合了徐州、宿迁、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全省七个运河城市同时开展“走运”活动,为运河祈福、为江苏祈运。2019年1月1日,淮安市第三届新年走大运继续在里运河畔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起点在清江浦1415。路线为:清江浦1415-国师塔-清江大闸-越河桥-青龙寺-里运河北岸步道-长虹桥-返回清江浦1415,全程计大约4.5公里。
公元1415年,平江伯陈瑄在这里开埠,从此清江浦诞生于世。这片水域人杰地灵,对岸是历史悠久的臧家码头,清朝康熙、乾隆两朝共十三次下江南都在这里舍马登舟。如今这里水上运动开展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淮安的城市会客厅和水上健身房。本次的走运线路,经过国师塔、清江大闸、清江浦楼、青龙寺也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蒋维林介绍说,淮安,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穿城而过的里运河沿岸风景优美、人文景点众多,有国家级、省级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承载着淮安千年运河文化。2013年初,淮安市启动了里运河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如今的里运河畔,亭台楼阁绿树成荫,名寺古塔相映成辉,夜晚灯火斑斓流光溢彩,游船画舫穿梭其中,成为淮安民众和外地游客观光旅游和健身休憩的重要场所,已初步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
上午9时,里运河畔的广场上已是彩旗飘扬、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各类民俗表演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该表演把民俗与创新融入到舞台,博得广大市民的阵阵喝彩。此外,瑜伽表演、健美操等活动,让寒冷的冬日多了一份喜庆祥和。
9点18分,随着出发号令响起,45支队伍依次从清江浦1415出发。
虽时值隆冬,天气寒冷,但是参与活动的市民们丝毫不受影响,一路欢声笑语。队伍中,有老当益壮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有奋战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战线的青年先锋,大家面带微笑、意气风发,昂扬地走在风景秀丽的里运河畔。队伍中,仔细看去,逮幸福公益平台代表队的队员们精神饱满,着装鲜艳,金马口才培训中心的队员们口号嘹亮、淮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青春朝气、活力四射……他们点缀着里运河,成为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一路边走边看,沿途的空竹表演、花船表演、民俗展,更为活动增添了喜庆气氛。“既能欣赏风景,又能强健体魄,希望每年的元旦都能来跑一跑,跑出新年的好运气。”逮幸福公益平台发起人于永芳说,他们的团队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新年走大运活动,这次的活动和他们平台所倡导的绿色生活健身理念十分的契合,明年还会继续参加。所有参与者都从主办方那里领取了一条大红围巾。
“走大运”途中,市民除了可以欣赏优美风景,主办方还准备了河蚌舞等民俗展示,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市民口渴了,在主办方设立的补给点,补充水分后,继续前行。有的市民走累了,里运河上游船里的志愿者就为他们擂鼓助威。为了防止市民摔伤或发生其他意外,淮安铭泽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还在沿途设立了医疗保障点。
本次活动期间,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抱着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祝福,祝福淮安繁荣安康,祝福事业步步高升,祝福家人健康如意……一块块撰写着标语的旗帜,一声声朗朗上口的口号,就是他们的祝福与心愿。
全程约4.5公里的“走大运”,很多市民不到1个小时就顺利走完。结束后,众多“走大运”的市民到活动背景墙前签字、合影留念。
记者发现,此次走大运活动中,还有不少人是举家前来。“这是我女儿和儿子”,王晓燕指着身旁的一对儿女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 “走大运”的路上,她和丈夫、女儿轮流抱着小儿子。王晓燕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参加“走大运”活动,“这个活动的寓意很好,希望家人能够健健康康,新年走大运,希望儿子在新的一年快乐成长,希望女儿能够学习进步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整个参与活动的队伍中,淮工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是最活跃的队伍之一,他们有爱心、有信念,为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淮工志愿者团队,加入我们。未来,美好的生活就从走大运开始。”20岁的志愿者张静姝告诉记者,他们的口号是“精彩大运行,魅力淮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