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泰州人学的是机械,却每天买两三份报纸细细琢磨,为什么?

2018年12月31日 18:51:16 | 来源:泰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节假日

  休息日 

  只要有新闻 

  就是工作日 

  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 

  永远少不了 

  “新闻之星”邱永华的身影 

  对第一次采制新闻记忆犹新 

  邱永华,现为泰兴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党支部副书记、采访部主任。但十多年前的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新闻“门外汉”。那时,他就职于泰兴一家企业。2005年10月,他考入泰兴广播电视台,成为一名记者。 

  邱永华学的是机械,和新闻不搭边,入职后,他疯狂地恶补新闻知识。每天买两三份报纸,一条条新闻地琢磨。不会摄像、剪辑,他就泡在机房,慢慢熟悉。 

  2006年1月1日,邱永华正式上岗。提到第一次独立采制新闻的经历,他记忆犹新:“当时台里让我找个元旦当天结婚的作为新闻素材。人生地不熟,接到任务,一下子有点懵。后来去饭店打听,找到张桥镇一户结婚的人家,带着一堆摄像器材,完成了拍摄采访。顾不上吃饭,一直工作到下午三点,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条新闻。”

  系列报道助力解决欠薪难题

  多年前,船厂、建筑企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用人单位,企业往往把工资直接发给包工头。要是包工头跑路,可能导致农民工讨薪无门。2014年初,邱永华在采访中得知,虹桥镇大洋船厂有个“一卡通”,企业实现对农民工考勤和工资发放的“双代管”,政府部门实时监控。 

  通过几天的深入采访,邱永华采写了《“一卡通、双代管”:一台电脑管住农民工欠薪“老大难”》的系列报道,使得这个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有效解决了欠薪难题。

  为留守儿童打造“爱之家”

  作为报道的主要发起人和参与人,从2011年开始,邱永华和同事们连续开展暖冬行动。8年来,这个活动共资助500多个贫困家庭,支援财物价值140余万元。 

  2012年,邱永华在一次采访中得知,济川街道有个爱心小屋,经常有留守儿童过来。于是,他找到济川街道和燕头小学,希望将爱心小屋的做法放大,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公益组织“帮忙零距离——爱之家”。在他的奔走下,社会上的一些爱心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们都赶来,周末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组织孩子们开展文体活动。2014年,这项公益品牌被省文明办、省民政厅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从业近13年,邱永华直接参与报道了20多起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2013年之前,每年的新闻发稿及创优都是单位第一,主创的11篇新闻作品获电视新闻奖泰州一等奖及省级奖。

  2012年底,邱永华走上制片人岗位,先后创办了《帮忙零距离》、《社会正能量》、《直播泰兴》等民生或访谈类品牌栏目,分别获得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泰兴新闻奖”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