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市民对有害垃圾不进行分类投放的,将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截至11月底,常州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已达64.22%,计划到2020年,覆盖率将达到85%。为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常州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等各个环节相关责任主体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对未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投放的,可以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未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且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违反规定,将会被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将已经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的,将被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常州首个垃圾分类智能机器亮相常州景瑞望府小区。这个机器可以回收纸张、塑料、衣物、金属四大类废旧物品。居民只要对着感应装置扫描二维码,选择要投递的物品,箱体就会自动打开,并对投递进去的物品进行称重,累计积分。常州新北区景瑞望府小区物业经理柳顺利表示,积分还可以兑换礼品,老百姓的积极性很高。
在江苏省的13个城市中,除南京市外,常州市是第2个出台《管理办法》的城市,常州城管部门呼吁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诉举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中的违法行为。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汤琤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