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金缕玉衣:一个千年的破灭神话

2018年12月30日 10:39:29 | 来源:徐州交通广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今说起玉衣,很多人并不陌生,不就是用金丝银线连缀成百上千块玉片吗?话虽如此,但是,要说到玉衣的渊源及古人赋予它的神奇功能却鲜为人知。目前,我国发现的玉衣已达30余件,仅徐州地区就出土了8件。最著名的就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长176厘米,用玉4248片,金丝1576克连缀而成,这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美的玉衣。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的这件金缕玉衣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玉衣,为西汉早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但这件玉衣出土时已严重散乱,曾被盗墓者从棺室中拖至塞石上,抽走金丝,玉衣片散布于内墓道塞石上和盗洞内塞石之间的夹缝中,不少玉片在抽金丝时被损坏,修复好金缕玉衣,是当时最重要的工作。

  2001年,为了修复好这件玉衣,徐州博物馆的专家们非常慎重,由老馆长带队组成一个玉衣修复组,通过前期制定方案,到北京进行考査,对已经修复过的进行比对,然后研究方案再请专家来论证,在修复的过程中,方案又不断改变。

  徐州博物馆文保科技中心文物修复师张亚和刘素祥两个人,主要负责修复工作。他们先把零散的玉片用酒精加纯净水进行消毒、清洗,再把散乱的玉片集体摆在一起进行比对,摆出头部、前身、后身、腿部和脚。因为玉片零散残缺,不好找规律,对于没有修复经验的他们来说难度非常大。

  通常玉衣大约用2100片左右,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的金缕玉衣用玉超过了4000片。玉衣片尺寸较小,最大的不足9平方厘米,最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有的厚度仅1毫米。玉衣片形状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在四角或周边钻孔,单面钻,孔径极小,他们两个人光拼对玉片,就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共同协作,这件金缕玉衣历经两年半的时间终于修复完成。

  修复后的玉衣由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等十余部件组成,玉片总数为4248片,穿缀玉片用的金丝重1576克。该金缕玉衣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玉衣。玉片的玉质都是质量上乘的新疆和田白玉,晶莹剔透,温和润泽,堪称绝品。徐州的这件金缕玉衣多次出国展览,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奇特而昂贵的玉衣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兴趣。

  2014年,在法国吉美博物馆,习总书记和法国总统曾经就这件金缕玉衣进行交流和谈论。除此之外,这件玉衣还去过英国剑桥、奥地利、美国、中国香港等地。

  以金缕玉衣为代表的徐州宝藏目前陈列在徐州博物馆内,近两年,徐州博物馆参观游客量每年都突破了70万人,围绕“博物馆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追求,如何让大家喜欢博物馆,徐州博物馆采取了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手段。

(图片为:徐州博物馆馆长 李晓军)

  徐州博物馆馆长李晓军介绍说:徐州博物馆是文物展示与收藏,研究及利用于一体的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就是汉代精品文物,徐州博物馆把汉文化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在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视角是放在“如何让文物活起来”,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策划推出一批原创性的展览,以汉风新韵讲徐州故事,以汉代文物为主题,以汉代文物为主体,通过展览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