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会城市哪家强?今天(12月27日)上午,《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南京财经大学举行。专家现场公布2018年的最新城市首位度排名。
什么是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经济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它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以期清晰、直观地呈现未来我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演变,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首次对我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报告以全国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27个非省会城市,共计58个城市为样本。
报告研究发现,从总指标综合得分排名来看,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外,东中西部各省会城市得分差距不大,空间分布较为均匀,排名前9位的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武汉、苏州、广州、合肥、西安、贵阳、乌鲁木齐,苏州作为非省会城市排名突出,得分超过省会南京市。
规模首位度综合得分排名,东部城市得分较高,优势明显,排名前9位的城市分别为广州、成都、武汉、苏州、杭州、南京、长沙、郑州、济南。
产业首位度综合得分排名,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城市得分超过东部城市,排名前9位的城市分别为合肥、西安、贵阳、昆明、杭州、福州、哈尔滨、南昌。
功能首位度方面,苏州市表现突出,得分排名全国第一,排名前9位的城市还包括,贵阳、成都、海口、银川、哈尔滨、西安、合肥、武汉。
时间维度上,省会城市首位度在过去5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2年到2014年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峰值,2016年回落到均值状态。
从江苏省的情况来看,南京、苏州作为江苏省最大的两个城市,总指标综合得分、规模综合得分、功能综合得分全国均较为靠前,苏州作为非省会城市表现突出,规模与功能综合得分高于南京,产业综合得分南京更具优势;时间维度上,2012-2016年,苏州有四年总指标得分领先。
《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传统城市首位度评价体系进行了扩展与延伸,从总体首位度、规模首位度、产业首位度、功能首位度四个层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且可量化的36个评价指标。
《中国省会城市首位度发展报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权威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58个城市的城市规模、产业发展、城市功能进行量化评价,得到58个城市的综合评分结果,并通过省会城市与所在省最大的非省会城市对比,得到27个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并对2012年至2016年,省会城市首位度演化进行了分析。
综合评分作为绝对值指标,反映了各城市的竞争优势,首位度作为相对值指标则代表了各省会省市的比较优势,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与可比性。
发布会现场,南京大学出版社与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还签署了成果独家授权出版协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糜梦逸 通讯员/顾高菲 编辑/韩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