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隆重开幕。展览由南京博物院策展、主办,山西博物院、大同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总馆协办。
本次琅琊王展览,以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的一生为引,通过对比与阐释江苏出土的东晋文物和山西出土的北魏文物,揭示了在不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以及艺术风格下,两种不同族群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从而展示出5-7世纪南北不同民族的交融与变革。希望观众在欣赏展厅中的精美文物、探索展品背后的故事的同时,能够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琅琊王司马金龙是东晋皇族之后,世袭父亲琅琊贞王司马楚王位,为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次展览有20多件展品是第一次展出,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展览展出了来自山西的朱金耀彩的北魏《列女古贤漆画屏风》(已入选央视第二届“国家宝藏”栏目)、敦煌写经孤本《佛说卅七品经》、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一枚钻戒(东晋金刚石金指环),还有很多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考古发掘的六朝墓室砖画经修复后首次展出,其中有一件新展出的南齐“树下高士”画像砖与国家宝藏上榜南博六朝“竹林七贤”画像砖,图案文字几乎相同但却有细小差别,对文物有研究和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来南博展厅找找二者之间细微的差别。
(来源:扬子晚报网,编辑/程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