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泰兴
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今天
请跟着发布君去看看
泰兴人这40年
衣食住行的变化
衣
改革开放初期
泰兴人穿衣
要用布票买布来做
布票的数量非常有限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成了当时的真实写照
那时的服装
男女款式基本一个样
黑白灰
军绿
海军蓝
是最流行的色彩
人们对衣着只有一个要求——
耐穿
后来
出现了涤纶面料的
“的确良”衬衫
因为有人买不起
于是就有了“的确良”假领子
如今
皮夹克
卫衣
针织衫
连衣裙
蕾丝裙
半身裙
……
服装的款式、颜色、材质
也变得丰富多彩
人们对服装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
品牌
品质
时尚
舒适度
成了大家评判服装的标准
食
改革开放初期
泰兴人购买食物得凭粮票
在当时
吃饱成了人们唯一的需求
肉、糕点、糖果
只有少数家庭
在逢年过节凭票才能买到
如今
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即使在半夜
只要动动手指
外卖就可以送上门
泰兴的特色小吃
黄桥烧饼
曲霞汤包
宣堡小馄饨
也走出泰兴
走向了全国
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
更追求吃得健康
住
改革开放初期
泰兴市民大多数住着
低矮潮湿的土坏房
不少人家三四代人
挤在一间房子里
那时的家
没有自来水也没空调
冬天不灌风
雨天不漏水
成了最大的奢求
如今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
家家早就用上了
自来水
电灯
电话
冰箱
洗衣机
……
生活实现了现代化
人们更注重居住环境
碧水蓝天
悠然闲适
成了居家住房的首选
行
改革开放初期
出门难
行路难
坐车难
是泰兴人的交通难题
大多数家庭出行
是蹬脚踏车或挤公交车
出一趟远门
要倒几趟公交到附近城市
才能坐上绿皮火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
摩托车、泰兴三迪
进入人们视野
若家里有一辆
绝对能收获羡慕的眼光
如今
电动车成为泰兴市民
最普遍的代步工具
自行车成了
绿色出行的首选
或更多地成为健身工具
此外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私家车
已成为每户家庭的标配
公交车
出租车
汽渡
火车
飞机
构成的立体交通网
让日行千里上天入海
从梦想成为现实
回望40年的生活
珍惜幸福时光
继续前行
泰兴人相信
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
文丨黄薇薇
泰兴市委宣传部、智慧泰兴供稿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