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将戏台子搬上海拔2000多米的华山?中国文化史上的“怪才”——李渔在几百年前做到了。
今天(15日)在李渔的家乡如皋,以其为原型的新书《李渔大传》与读者见面。
李渔是世界第一部导演理论著作的作者,是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中国最伟大戏剧家之一,是集“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文学家、美学家、美食家、养生家、园林家、创造家”等于一身的世界文化巨匠,他涉及的领域之广、成果之大、影响之深,古今中外罕有匹敌。他创作的许多戏剧绵延300多年,至今演出不衰,其代表作之一的《风筝误》走向世界,在60多个国家演出17000多场。
新书发布会由如皋市委宣传部主办、如皋市文广新局、如皋市文联承办。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孔子学会、上海国学研究院、南通大学,以及南通江淮文化研究会、南通文艺评论家协会、南通作协的众多专家学者受邀参加新书研讨。
由如皋本土作家张奎高历时十年走访、创作的《李渔大传》,共计80万字,是我国首部记述李渔文化成就与其出生之地关系的传记文学著作。书中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详细地记述了李渔在如皋的家世状况及其少时在如皋生活、读书的故事,填补了李渔在如皋出生、成长了二十四年的研究空白。
研讨会上,南师大教授、博导沈新林,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张振山,上海孔子学会副会长姚刚,南通江淮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先,中国作协会员、著名散文作家陈根生,南通作协主席储成剑等10多位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李渔大传》,该书以通俗的文学语言反映了这位世界级戏剧大匠波澜壮阔的一生。
“李渔的一生贯穿着求新、求变的理念,他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传统,在各个领域向凡俗和陈规开战,做出了许多前人不敢想、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成就了他的开拓性业绩。”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茅红宇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探讨李渔的时代价值,就是要像李渔那样具有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反向思维,敢想、敢闯、敢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打破思维定势、克服路径依赖,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精神状态,承担起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历史重任。
会上,专家们还一同观看了由如皋电视台摄制的、反映李渔生平故事的电视文学专题片《大隐寄闲情》。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