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漂泊流浪!​14位“无名氏”成扬州宝应县新居民

2018年12月15日 09:39:37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们,不知道家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他们的流浪生活,如今结束了,现在,他们是“新宝应人”。从2013年开始,宝应县陆陆续续救助“无名氏”,截至12月13日,在县民政局和公安局的共同努力下,救助站救助的14名“无名氏”,终于正式落户。

  “无名氏”们都姓安

  12月13日,在宝应救助站,记者见到了54岁的安助盈。当工作人员问他以前家在哪里时,他憨笑着不作声,但问起他现在住在哪里时,他会笑着说:“救助站,很好。”

  据了解,原本这些“无名氏”没有明确的身份信息,在户籍系统中,也查找不到任何相关资料。如今,他们正式落户安宜镇,告别“无名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安”,中间字都取救助的“助”,拥有了自己的身份信息,成为安宜镇的新居民。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受助人员归属民族统一为汉族。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为他们办理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明年将建立常态化机制

  “这些有智力障碍、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他们说不清楚自己的家庭信息,无法明确身份、没有姓名、没有户籍,无法找到他们的家人。我们通过电视、报纸发布寻亲公告,公安部门采集DNA信息,在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打拐DNA信息库、全国追逃人员信息库进行对比甄别,同时比对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救助信息和寻亲信息,对无法查明身份长期滞留的人员进行查询。这些长期滞留人员,我们会安置到专业的托养机构。”救助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相关规定,这些被救助人员,基本上会送到扬州五台山医院或者高邮寄养点进行托养。为方便继续甄别、查找、治疗,从2013年以后长期滞留的人员,统一落户在救助站,并分别寄养于托养机构和医疗机构,救助站负责监护管理工作。

  2019年,该县将建立常态化滞留人员安置落户机制,每年7月,公安、民政集中办理新增人员落户手续,财政部门用滞留人员保障经费,及时为新增人员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无名氏”落户。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