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匠心——王康 | 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2018年12月15日 18:51:3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中国大地沧桑巨变的40年,也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脚步成长起来的人们,被时代推动,亦推动时代。作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担当者、亲历者、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一个个“中国梦”的生动样本。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为你捕捉新时代下鲜活多彩的中国面孔,带你一起感受中国发展的蓬勃动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逐。


  雕版印刷术曾经是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传播形式它使文化得以用快速经济的形式传播出去不只限于手抄还催生了宋体字的诞生。宋体字又被叫做刻工体,时至今日依然是应用最广的字体。

  我叫王康今年26岁金陵刻经处一名年轻的刻字工。我要把雕版印刷术这项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手工艺传承下去。

  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倒腾一些木刻的东西最感兴趣的就是雕版。20111月,江苏省古籍保护成果展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我跟同学到现场进行雕版演示正好在展览上认识了马萌青邓清之两位老师。他们看了我们的演示觉得蛮好,就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到金陵刻经处,系统地学习一下传统雕版印刷技艺。

  就这样,我来到了金陵刻经处。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最繁华的新街口。穿过热闹的大街小巷,走进这处僻静的地方,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我是邓清之老师接触的第一个想学雕版印刷的90后,起初她担心我吃不了这个苦,因为刻字要收下心来,安安稳稳地从早晨坐到晚上。让她没想到的是,我们之间磨合得很好。

  金陵刻经处一直保持使用传统雕版印刷术来刻印典籍的传统。传统雕版印刷术,从备料开始,到写样、刻版、印刷、装订有几十道工序。首先是备料。把适宜刊刻的板片分切开来,进行煮制或泡制,等板片干燥后,将它的两面细细刨平,然后再进行刻字。

  刻字的第一步叫做发刀发刀就是字的左半边没有字迹的部分全部剔掉。这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一天六个小时,不仅眼睛要贴着木板看,还需要蜷着身子发力,以保证拿刀姿势正确、用力均匀。时间一长,不仅落下了颈椎病,手上也结了厚厚的茧,布满大大小小的伤疤

  从我接触这行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九年半了不仅辛苦,收入也不是很高,中途没有想过放弃是不可能的。但是心底的热爱让我坚持了下来。从刻第一块板子开始,我就喜欢上木屑从木板上面掉落的样子像一片片花瓣从指尖飞散,很美。到现在,我参与了二十多部古籍近五万余字的雕刻。每次看到精心雕琢版片真正做出来的时候,那种喜悦,跟亲眼见证一个婴儿的诞生是一模一样的。

  金陵刻经处的经版楼,现存经版有125000片,是一代一代匠人的心血。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版片可以放在经版楼之中,像今天我向古人学习一样,给后人一些启发。 

  其实,和所有的传统手工艺一样,雕版印刷术也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局面马萌青老师是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在他的师父辈完成刻版工序最少有三个人,专门刻版,专门写样,专门修版的。到第六代,只有马老师一个人第七代邓清之老师也是一个人第八代还是一个人。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年,因为有了政府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传统文正在慢慢走向复兴。很多人开始了解雕版印刷术,了解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刻字工不再是藏在深闺不为人知的职业,手工艺人的地位也不再像古时那么低微。现在,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有自信。

  继续挖掘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把它们重现出来、传承下去,就是我和我的老师们想要做的事。

  【编者手记】

  手握几把刻刀,在一盏小灯下静坐数小时,直到一个个宋体字型渐渐显现出来……与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所强调的效率相比,这样的操作无疑是缓慢的且耗费精力的,但它却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一把刻刀倾注的是匠心,表达的是责任。

  因为,一把刻刀传承的是技艺,找回的是自信。

  进入专题,了解更多>>

  我们正年轻——新时代的中国面孔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