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在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几辆白绿“肤色”、电显上标注着850路的小型公交一字排开,司机坐在驾驶位上整装待发,准备上路运营了。记者了解到,这些公交车仅5.9米长,可谓是南京现有运行的最小公交车,线路运营里程也只有4.5公里,非常“迷你”。不过,这条仅设了12个站点的微线路,却可以与周边13条干线公交衔接,让市民方便地前往主城、医院等区域。
上坊是南京四大保障房片区之一。据介绍,随着片区入住率不断提高,公交公司陆续接到乘客来信反映,表示虽然周边干线公交较多,但最后两三公里的出行上,还是要依靠“马自达”,非常不方便。
“保障房片区有近10万人居住,年轻人可以开车出门,老年人出门还要走一段才能坐上公交,就很不方便了。”江宁公交集团东山公交常务副总陈平介绍,由于客流并不是很多,因此此次新辟的850线路,完全按照车辆小型化、线路短型化来设计。公交车采用了长度为5.9米、15个座位的小车,核载人数19人。线路的长度也仅为4.5公里,高峰期每20分钟可发一个班次。线路途经万福路、东麒路、远泰路、丰泽路等路段,串联了上坊保障房、东麒路4S园、众彩物流中心以及周边学校。
“居民在东麒路上可以换乘90路,上坊保障房站可以换乘87路,在天印高级中学站换818路、815路、820路等。”陈平介绍,850路还能方便地与周边13条干线公交无缝衔接。
据悉,这已经是江宁公交继848路,860路、881路后,开通的第4条微循环公交线路。未来,还将持续在老城、保障房片区、大学城片区、科学园片区等开辟微循环线路。
南京公交乘委会委员郎亮表示,当前,南京地铁已经成为公共交通运输的骨干,原有的公交线网也比较成熟,如果新辟大公交线路的话,会增加公交的重复系数。而通过这种微循环公交与周边的骨干公交进行串联,对市民来说方便了出行,对于公交公司来说也不浪费。
郎亮认为,公交小型化,或将成为未来南京公共交通发展的趋势。“不仅在江宁,主城一些尚未覆盖公交线路的狭窄支路上,客流不大,大型公交运营起来既浪费,也不安全,采用这种小型公交,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也不为出行添堵。”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