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总编导 佟睿睿
「谨以此剧,献给遇难同胞以及那些救护生命、揭露真相和捍卫正义的人们。」——编剧/总编导 佟睿睿
2018年12月8、9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记忆深处》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深刻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向那些挺身而出的救助者、真相捍卫者和事件记录者致敬。观众们随着舞剧进入1937年的南京,走近大屠杀惨剧的亲历者,聆听他们的心声和呐喊,体会他们的矛盾和不安,偌大的三层2000余座歌剧厅沉浸在深深的震憾和凝重之中。
《记忆深处》一改传统舞剧线性叙事,呈现出鲜明的意识流特色。舞剧以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寻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为主线,以救助者、幸存者、屠杀者、忏悔者、否认者为关键词,引出拉贝、魏特琳、李秀英、东史郎等真实人物,每个人构成相对独立篇章,齐头并进又相互印证,从不同角度共同指向同一个真相。舞剧谨守以真为前提的创作理念,以亲历者的日记和幸存者的回忆等史料为基础和对照,篇章推进和人物心路穿插融合,使得全剧犹如一部舞台纪录片。
《记忆深处》舞美及多媒体充满寓意,并不直接重现大屠杀血腥、痛苦,舞台布景呈上下两片,犹如一本打开的书,象征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探寻和亲历者们的日记记录。当上下两片整个与地面分离,露出舞台后区最深处的一片废墟,犹如埋藏在最深处的记忆,没有具象,只有满地的瓦砾,粉碎如心,同时,舞台白色的主结构,影像附着其上,给人以肃穆的纪念碑式视觉感受。
《记忆深处》由佟睿睿编剧和导演,唐诗逸主演,江苏省演艺集团和北京九舞金水文化传媒共同出品。13年前,佟睿睿导演创作《南京1937》,首次以舞剧这一艺术形式将南京大屠杀惨案搬上舞台。在确定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史料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之后,《记忆深处》创作团队将目光由13年前的刻画群体层面的记忆,深入到亲历者个体,探究大事件的不同个体,以及个体自身的复杂性,创作理念进一步升华,手法更加细腻,细节处理更富意味。从《南京1937》到《记忆深处》体现出佟睿睿和创作团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那份难能可贵的勇气、情怀和坚持。
南京大屠杀作为民族记忆深处的痛,理应用更多艺术形式提醒后人时刻铭记。当《记忆深处》穿过幽暗的历史走廊,让我们看到远处那人性的微光,虽然在黑暗中是多么的微弱,但却比任何时候都充满感召的光芒和力量。正如佟睿睿导演在导赏时所说,愿黑暗中的微光,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塔。
@陆文虎:
佟睿睿的记忆深处是沉痛,记住过去的黑暗是为了迎接明天的光明;记忆深处是屠戮,不忘那时的残忍是为了走向未来的和平。张纯如是敢于揭示历史真相的勇士,佟睿睿是舞蹈界的张纯如,她们都是思想者,都是我们敬重的英雄。
作为一个美的创造者,佟睿睿深知,善是美的前提,真更是善的先导;有真才有善,有善才能美。2005年,佟睿睿创作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舞剧《南京1937》,当时就引起轰动,但是,成功并没有让她停止思考,剧中人物的命运一直留存在她的记忆深处,牺牲者的无助、施暴者的凶恶、援助者的无私,还有那场大屠杀的当下牺牲者张纯如的执着求真,所有这些,一直活在佟睿睿的心里,挥之不去。直到今天,舞剧《记忆深处》成功了,佟睿睿打破传统舞剧的叙事结构,全剧意识流;她还一反舞剧统领一切的“美”,诸如丽人美姿、炫光美乐、华服美景等等,而是只用一个“真”字,把对入侵者的仇恨、对受难者的缅怀、对国际友人的感谢、对反省者的宽容以及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谬论的驳斥,都进行富有艺术张力地真情演绎之后,她才放下了。
南京大屠杀过去80年了,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日益增加,但是,当年在南京犯下反人类罪行的人还在狡辩和否认,人类相互残杀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张纯如所做的努力,就是勇于寻找和揭示人类历史上的这段至暗时刻,提醒人们正视和牢记真相。佟睿睿对张纯如极为敬重,十几年来,她一直自觉地与张纯如并肩作战,并以自己的方式向黑暗宣战。今天,她又一次成功了,让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诚的祝贺。
@郦国义:
震撼我心,难得的审美享受!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演绎人性异化为兽性的罪恶,揭示这人性异化之可怕的遽变,舞剧如此艺术地成功呈现这一深刻的主题,真乃难能可贵!《记忆深处》为中国舞剧创作树立了一块里程碑,该剧不只是留给中华民族的,也是留给全人类的!
@网友:
舞台的每一寸空间,都将成为舞者施展的舞技的平台。在舞台上,你不仅可以看到那段历史以艺术的方式再现,更能看到舞者用肢体暴露人性的微光——人们的守望相助、舍身忘已和坚韧勇敢,危难之中同胞之间大量的爱,经过大屠杀的洗炼,这些超越了个人情感的爱。
@蓝贝:
可敬的拉贝、虔诚的魏特琳、勇敢的李秀英、诚实的东史郎,以及执着的张纯如、可憎的日本右翼,都给予了高度细致的呈现。在南京大屠杀的光谱下,透过30万冤魂的呐喊和刽子手的残暴,每个人混合出不同的生命质感。纵然在最黑暗的时刻,文明的微光始终没有熄灭。总有些善良正义的人在守护着为人的底线。
虽然艺术有其自有的逻辑,艺不一定要载道,但是见到这样的民族舞剧出现,总是充满敬意。艺术当然不该只是风花雪月、不该只是娱乐卖笑。艺术有温度、有力量。艺术能承载一个民族的伤痛、能唤起一个民族的记忆。
最令我感同身受的就是唐诗逸饰演的张纯如。她常常午夜梦回,像个稻草人一样感受着难民们的苦痛、感受到李秀英们的凄惨和刚烈、感受到拉贝们和维德琳们的国际人道主义,感受到日军的暴行。她想阻止、想帮助,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
所以,她痛苦、她被整个民族的伤痛折磨着,最后终于忍受不了,吞弹自尽。从心理学上这或许是某种幸存者内疚。但是她为历史的真相得以呈现所受的伤痛和付出,我们不该忘记。
所以,能有这样一部剧记住她,记住那些国际援助人员,记住那些苦难的同胞,也是知识分子们的自觉。我忍不住向他们致敬,向这部剧的创作团队致敬。
剧照摄影:王小京/王崇伟/粟国光
出品人 郑泽云
艺术总监 柯 军
总监制 刘金星 苏启大 杜小甦 宣云凤 周东亮
总统筹 张晓苏
历史顾问 朱成山
文学顾问 罗怀臻
编剧 总编导 佟睿睿
作曲 郭思达
舞美灯光总设计 任冬生
编导 何 滔 李宏钧
舞美设计 王立峰
服装设计 阿 宽 李予多
多媒体设计 胡天骥
灯光设计 胡 博
造型设计 徐 彬
道具设计 洪 亮
音响设计 毛林华
执行制作人 孟志恒
编导助理 秦 熙 陈春华 袁 宁 袁惟彧
领衔主演
唐诗逸 / 饰演 张纯如
主演
秦 熙 / 饰演 李秀英
曲继程 / 饰演 东史郎
胡兴东 / 饰演 拉贝
宋菲尔 / 饰演 魏特琳
潘 琮 / 饰演 日本右翼
田婕妤 / 饰演 老年李秀英
高诚诚 / 饰演 东史郎生母
袁惟彧 / 饰演 东史郎养母
舞剧《记忆深处》
2018年巡演
[ 南京站 ]
2018.10.19
南京江苏紫金大戏院
[ 上海站 ]
2018.11.9-10
上海大剧院
[ 南通站 ]
2018.11.13
江苏南通更俗剧院
[北京站 ]
2018.12.8-9
北京国家大剧院
[国家公祭日纪念演出 ]
2018.12.13-14
江苏大剧院
(来源:舞影舞踪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