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常州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打造“山水田园 幸福乡村”

2018年12月07日 18:35:16 | 来源:常州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当前,常州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任务,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布局安排,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常州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在12月7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上,常州市委书记汪泉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常州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打造“山水田园幸福乡村”。

  汪泉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助力“三个明星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承担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责任,推动常州市乡村振兴工作谋在前、干在前、走在前。

  汪泉要求,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要突出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六项重点工作。

  一要着力推动产业兴旺走在前列。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实施现代农业“310”发展计划,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流向农业、流向农村,努力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农业。

  二要着力推动生态宜居走在前列。常州山水俱佳,建设美丽乡村具有良好的先天禀赋、自然条件。要按照“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全面覆盖”要求,统筹考虑农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明确不同村庄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要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以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围绕五年建成7个示范区和3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目标,打造更多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的现代美丽乡村,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时代乡村建设标杆。

  三要着力推动乡风文明走在前列。要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孝老爱亲、扶危济困、勤读力耕、诚实守信等农村优良传统,提振新时代乡村精气神。要加快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下乡,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要着力推动治理有效走在前列。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构建起以“5A制”抓实村书记管理、以职业化规范村干部队伍、以待遇保障落实激励手段的“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努力造就一批组织放心、党员信赖、群众拥护的乡村振兴坚强带头人。

  五要着力推动生活富裕走在前列。要把促进农民生活富裕作为中心任务,更大力度做好富民增收、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免费培训,探索建设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农民的就业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率,要注重加大对低收入人群和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组织实施好新一轮“百千万”帮扶工程。

  六要着力推动农村改革走在前列。围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等方面,持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汪泉强调,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乡情为纽带,引导乡贤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传、人才回乡。

  会议下发了《常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常州市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常州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乡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乡村治理体系更为完善,美丽宜居乡村风貌展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全面实现,“山水田园、幸福乡村”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东南村、天宁区郑陆镇查家湾、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武进区雪堰镇城西村陡门塘顺利挂牌美丽乡村示范项目,第二批“三区十点”美丽乡村示范建设项目也正式启动。

  到今年10月底,全市按照市定标准已脱贫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达到1.53万户、2.69万人,累计脱贫率达77%。计划到2020年,通过阳光扶贫、精准扶贫,兑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承诺。

  (来源:常州新闻 编辑/钱薇)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