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创新“内功” 穿好营销“外衣” 江苏老字号:传承创新实现二次生长

2018年12月07日 20:07:33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老字号,一头连着历史记忆,一头连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2月7号,第二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在南京开幕。

  江苏台记者冯源:在展会现场,有很多老字号的传承人正在进行非遗的制作,比如说惠山泥人、常州烙画、镇江二胡古琴制作、扬州谢馥春的鸭蛋粉…… 

  谢馥春鸭蛋粉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新介绍,谢馥春最经典的工艺就是鲜花熏染。工人把鲜花采集回来以后,通过火候的掌握,让花的香气被粉尽情吸收。鸭蛋粉的传承工艺 ,至今已经有180多年了。

  不仅是谢馥春,博览会现场,南京云锦、扬州漆器、苏工钟表、金陵金箔……来自全国的300多家老字号企业,带来了近5000种丰富产品,他们用百年如一日的匠心坚守,传承着独特产品和精湛技艺。然而伴随国际贸易和消费升级加速,老字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要想生存,仅靠传承传统还不够。以创新破题,激发二次生命力,成为老字号适应时代的新选择。

  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聂旭东说,恒顺建立了一条世界上最领先的灌装线和生产线,每一瓶醋都能够通过二维码追溯到原料来源、生产班次等信息,使产品更加安全可靠。

  南京云锦展台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一些包包、服饰也做了一些高端定制,希望云锦的艺术能传承下去,能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有市场,老字号的东西才能传承!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营销渠道。“网红”阿姨叶莉莉,是常州梨膏糖的第四代传人。如今,她靠着时髦的“即兴说唱”走红网络,将看似平凡的梨膏糖产品深植人心,还把销售渠道从线下做到了线上,市场一步步拓宽。

  像叶阿姨一样,借助互联网拓宽渠道、提升品牌价值,已经成为了很多老字号的选择。成立200多年的苏州稻香村,近年来就通过跨境电商、跨境门店等渠道,将产品销售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冯源 何斐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