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宪法跟我有什么关系?

2018年12月04日 21:57:2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后的首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全社会大街小巷开展了各种参观、纪念和宣传活动。记者也走上街头走进机关,和各行各业的人聊一聊宪法,感悟宪法,看看宪法到底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12月4号。

  为什么是12月4号?原来现行宪法是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颁布实施的。

  通俗来说,宪法是法律之母,她孕育了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所有法律法规。她很慈祥,体现了对人民权益的爱护和追求;又异常严格,她孕育出的法律法规都必须听从母亲的话。

  上午九时许,在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禇红军的带领下,省法院审委会委员面向国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朱嵘说,宪法是法官作出判决的根本依据:“对于执行法官来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写在判决书上的工作兑现成真金白银, 同时打击老赖、守护诚信,捍卫宪法、法律尊严,让宪法和法律更好的保护我们每一个人。”

  宪法是政治生活的教科书,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的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婚姻家庭保护权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具体存在。

  “我是南京户籍警沈佳如,依法登记户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给每个公民依法登记常住户口是宪法赋予我的责任。”

  “我是彭承发,是江苏和忠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律师是宪法的宣传者、践行者,也是当事人权利的维护者、捍卫者。按照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作为律师,宪法赋予我们捍卫当事人的权利。”   

  “我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史婉霜,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宪法助力我进入知识的海洋,让我享有学习的权利,宪法第十九条和第四十六条,都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让我们能够在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学习深造。”    

  在南京,还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民族餐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民族餐厅是个“网红”,就餐的学生不仅有来自回族、维吾尔族的,还有来自土家族、苗族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等风俗习惯,都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餐厅主任秦小平说:“因为我本身也是少数民族,我是回族嘛。宪法,我认为是充分保障了咱们所有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每一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习惯都得到了保护。南航的民族餐厅的风格都是多民族融合的,各民族特色的吃的,基本上都有。”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这一天成为热词。其实,宪法日不单单是一种仪式,更是法治理念在我们思想上的传播与心中的塑造,把宪法内化为行为准则,尊崇、遵守、维护、运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宪法应有的态度。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查多 周洋 孙昕 缪鹏程 顾倩颖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