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转培”陷阱诱人 求职者纷纷上当
2018年5月下旬,周某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苏州科旭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十分非常心动,于是便投了简历。不久,周某就收到了该公司的面试通知。公司告诉周某,其工作经验较少,需培训才能上岗,并告知周某培训是另外由文博机器人学院负责。同时,称昆山有一项政府人才培养计划,可享受政府补贴申请免费培训。
“王某告诉我培训后可留在他们公司上班,也可帮忙介绍到其他优质单位,工资在4000元以上。”周某回忆说。这么好的政策,周某当下就签定了协议。
协议中提出培训费用为12800元,但周某为应届毕业生,并无收入来源,又不想向家里要钱,王某随即提议可以帮她贷款支付培训费用,便又教周某在手机上下载某贷款软件,以周某的身份贷款支付了培训费用,为期24个月,每期719.36元。王某承诺该笔费用政府每年将会补贴5000元,为期两年,公司也会承担培训的大部分费用,帮助周某还贷款。


然而,当周某收到第一次催款信息时,其银行卡并未收到公司转来的任何款项,她便与其他学员赶至公司讨要说法,没想到公司经理却改口称前三月的贷款需由学员自己承担,后期公司将会补发至学员银行卡内。但如果不再参加培训则需再交5000元违约金,公司可将学员的贷款进行平账。想着违约金实在太高了,且公司又有补贴,周某还是继续留下来接受培训。 回家后,周某越想越不对劲,当她再次找到公司协商时,公司负责人却又再一次改口称,贷款需要学员自己承担还款义务,且政府人才培养计划只有一年的补贴。周某意识到自己肯定被骗了。事实上,狮山派出所自2018年8月以来已接到多位群众报警,均被同一家公司以“招工”转“培训”为名被骗数万元。
诈骗窝点被查处 所谓培训师竟是第一期学员
经半个多月的调查,警方初步掌握了两家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合作方式。科旭机器人公司只负责招生,而文博公司则负责对应聘者进行所谓的“岗前培训”,实质上科旭公司只是以招聘为借口的“皮包公司”而已,其诈骗行为主要为虚构科旭机器人公司招聘专业人员为由,骗取被害人至文博公司进行岗前培训,收取高额培训费用。其实两家公司老板为同一人。
2018年9月19日下午,高新区警方开展收网行动,兵分多路对该团伙实施抓捕,民警抓捕过程中,现场仍有8名学员正在接受培训,经过调查,其培训内容均是简单的”机械臂操作“,在正规企业1天的培训内容竟被分为了3个月,而所谓培训师,竟然是诈骗团伙“培训”第一期的学员。

在此案30余名被害者中,不少人虽在面试时发现异常,但因受面试官保证安排工作的诱骗,或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仍然交了钱。培训时,被害人发现培训内容都是从网上找来的知识点和视频,早已不符合市场需求。部分人要求退款时,却遭到需交纳培训费用的40%作为违约金,当初承诺的“安排工作”也遥遥无期。
“政府补贴”实为虚构 高隐蔽诈骗手段令人深信不疑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声称入职就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费用免费,但需提前预支,后期政府再逐一按月发放补贴。而大部分应聘者会表示此笔费用过高无力支付,该公司则会顺势主动提议贷款。如此“好”政策,前来应聘的学员们对此深信不疑,都觉得既免费享受到了机器人方面的专业培训,又找到高工资的工作,为此前来应聘的学员更是络绎不绝。苏州警方也向看苏州记者介绍,这种新型的诈骗手段,具有极高的隐蔽性,迷惑性极强,让被害人发现晚,警方取证受到一定难度。涉案的诈骗团伙公司化运作,通过网络发布,受害者也很多。也许很多受害者目前都还蒙在鼓里,觉得确实是应该接受这样的岗前培训,才能找到工作。

看苏州记者也了解到,目前此类工作,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所谓的“机器人”则是工厂“机械臂”操作工,许多工厂对于这样的技工都是十分稀缺,会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而这些参与所谓“培训”的学院,也是通过诈骗团过,再次帮他们投递简历,在网络上找到工作的。
针对于该公司所介绍的政府补贴,民警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经反映申请政府补贴需经过专门招投标手续,而且要求较高,科旭机器人公司根本不符合申请补贴条件。主犯倪某也表示,公司根本就没有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过该政府补贴,这样做的目的无非为了吸引学员前来培训。
“招转培”有真有假 警方提醒要提高防范意识
“招转培”骗局实则是一些公司打着招聘员工的旗号,以承诺诱人薪水或优渥待遇为诱饵,要求应聘人员签订“准员工”合同,然后再以无工作经验、不符合岗位要求为借口,要求应聘人员缴纳高额培训费以获取非法利益。
狮山派出所教导员宋巍告诉看苏州记者,“目前网络招聘市场良莠混杂,求职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切勿盲目相信,有条件的话可以对应聘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或是选择资质较好、正规的中介找工作。”实际上,正规的“招转培”是存在的,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陈爱华告诉看苏州记者,“如今企业除了自行招聘的传统模式之外,大多将招聘工作委托给了正规的劳务派遣公司。这种委托方式不仅使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让求职者通过劳务派遣公司丰富的就业信息,得到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据看苏州记者了解,求职者应聘成功后,用人单位一般只会收取一些基础费用,例如餐费、服装费等。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门槛低待遇高的招聘,如果对方要求预付费用、收回劳动合同、缴费不提供收据,均不要轻易相信。
应聘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门槛低又待遇高的招聘,要求预付费用、收回劳动合同、缴费不提供收据的招聘,不要轻易相信。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