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微信公众号被这样一则消息陆续“霸屏”: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3名新飞行员进行跨昼夜飞行训练,一架战机空中起火,飞行员在教练的指挥下,沉着应对,驾驶战机成功着陆。这名成功处置险情的飞行员叫刘畅,盐城建湖人。

1995年9月出生的刘畅,于2012年从建湖县中学考入中国空军航空大学,现服役于北部战区航空兵某旅。11月7日,刘畅和其他两名战友首次带飞训练(飞行教员在教练机上对飞行学员或驾驶员进行的技术教学或技术检查的飞行训练)。云端上,位于前舱的刘畅一边谨慎操纵战机,一边仔细聆听带飞教官李雷生的修正意见。
13时59分38秒,战机第一次模拟着陆复飞时,驾驶舱内指示灯频闪。
飞行员:左发异常,左发异常。

此时,坐在前舱的新飞行员刘畅,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前舱驾驶战机。刘畅按照李雷生的指导要求,紧盯仪表盘,左转进入着陆航线。
塔台:985,发动机转速、温度都是好的吧?
飞行员:都是好的。
塔台:好的,正常做。

“左发(动机)异常”告警声同步传到塔台指挥室,空气陡然间沉重起来,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儿。大家心里明白,滑油压力异常报警,就像人的关节出了问题,高转速运动下,过大的摩擦力极易引发战机空中起火。
李雷生紧急报告,在请求直接着陆同时,提醒刘畅“保持好状态,正常做动作”。千钧一发之际,刘畅按照李雷生的指令,调整呼吸,稳住心神,紧盯仪表盘下降高度,对正跑道准备着陆。
14时4分30秒,战机带故障飞行了4分52秒后,语音告警再度响起:“左火警,左火警!”火警是飞行中最高等级警报,稍有差池就会酿成重大事故。刘畅根据指令,极力控制着战机着陆姿态,尝试将左发油门收至停车位。但高温已经导致部分机件开关失效失灵,发动机无法关停。
在带故障状态下飞行了4分52秒后,再次传来语音告警。
飞行员:左火警,左火警!
火警是飞行中最高等级警报,稍有差池就会酿成重大事故,刘畅极力控制着战机着陆姿态,尝试着关闭左侧发动机。
飞行员:左发关了,七公里位置好。
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新飞行员刘畅说:“当我把左发油门收置停车位之后,发现左发仍然保持在慢车转速上,其实那时发动机舱内部已经着火了,但是发动机并没有关停。”
面对这种情况,李雷生连续多次向塔台指挥员报告飞行情况,并指导刘畅按照指令要求同步操作战机,尽快下滑着陆。
飞行员:左火警灯又亮了。
塔台:好的,对向下滑点着陆。
飞行员:放襟翼了,放襟翼。

刘畅下降高度做了一个标准航线。5分39秒,故障战机穿云而出对准跑道降落,轮胎滑过跑道蹭出两团白烟,减速伞迎风冲出。“飞机落地还没停车,浓烟就从垂尾根部冒了出来,随即蹿出火苗。由于着火点距离油箱很近,所以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场站副参谋长付健壮说,地面保障官兵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扑灭了大火后,都向刘畅竖起了赞赏的大拇指。

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旅副旅长李小兵评价说:“空中遇险的6分钟里,教员李雷生沉着冷静,处置得当;新飞行员刘畅遇事不惊,操作准确。教学员按章操作,配合默契,成功驾驭战机安全着陆,得益于把平时当战时的训练标准和过硬的业务本领。”
戳视频,看惊险瞬间↓
△视频:海军飞行员成功处置发动机舱起火险情
为飞行员的英勇果断点赞!
(来源:人民日报、盐城发布,编辑/程梦青)






